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电子校报 > 正文

[校报380期]将生命融进新农村的绿色海洋

访园艺林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倪德江教授

他曾经被保送至四川农业大学,他曾经对自己的学业生涯怀疑、彷徨;在大学本科毕业留言册上,年青的他写下豪言壮语:将来要做一名茶学专家!18年后的今天,他成为我校教授、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茶叶学会理事、湖北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二十几年来,他因为践守自己当初的誓言,被山区群众当作了致富的引路人;从摆地摊开始,他培育出了“绿针茶”这个响当当的品牌,打造了“小专业,大影响”的华农茶专业--他,就是园艺林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倪德江教授 。(原文见校报380期第4版《特别报道》)
立志于茶学
倪德江教授的家乡在四川省最大的产茶县——名山县,从小他就开始采茶制茶,对茶有着很深的感情。高中毕业时,倪德江因为成绩优异,被保送至四川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当时的名山县政府就是希望学业有成的他能回到家乡服务。然而,四年的本科学习,倪德江认识到自己对茶的认识并不深刻,他需要在茶学专业上得到深造。“我为自己画了一张图,图上标识着每一个目标,由高到低,最高目标那里插着一面旗,这个目标就是做一名茶学专家。” 大学毕业,他考上了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的硕士研究生,读研期间,他非常注重对自己能力的培养。“在研二的时候,我就和一个学栽培的同学一起到茶厂去搞技术创收,在那个时候做出了绿针茶,挣了一两千的服务费。”
1992年,研究生毕业时,倪德江面临人生的第二次选择:去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去 华中农业大学?这次命运并不由着踌躇满志的他,因为第一次面试他就被 华中农业大学“要”下了。1992年10月,倪德江踏进了学校的校门。“现在回想起来,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教师这条路对我来说非常合适”。
我校茶学专业的起源可以追溯自1952年和1953年,当年成立过两届茶学专修科,刘后利教授是茶学专业负责人。此后全国院系调整,学校茶学专业调至浙江农业大学。为申请恢复成立茶学专科,倪德江教授和当时的同事董得贤教授四处奔波。“当时我们一边到湖北、江西、湖南搞生源指标,一边申请接手学校的40亩老茶园,遇到的阻力很大。” 1993年,我校恢复成立茶学专科,并招收3届专科生。由于茶园基地一直归学校园艺站管,倪德江的申请遭遇嘲笑和不信任。为了争取到经营管理权,倪德江向校方立下了“自负盈亏”的保证。一年后,倪德江不仅将茶园经营得好,还向学校上交了1万多元。茶园也成功发展为学校第一个自负盈亏的基地。
产品出来了,关键是要销售出去。于是,学校门口、中建三局内的篮球场、尤里村菜市场都留下了倪德江教授和同事们一起摆地摊的身影。他们还努力在武汉市茶叶公司、学校、茶叶门面多方推销。“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一是要把茶叶推销出去,扩大影响;最为重要的是要为今后的教学趟路子,积累经验,老师都不懂茶叶销售,怎么教学生?”
倪德江一直坚持:要做就做到最好,既然开办了茶专业,就要办到最好。现在,学院的本科生依托茶园培养动手能力。学生们都是白天采茶,晚上制茶,并在老师带领下评茶,看谁做的茶好,好在哪。“我们要以茶学为载体,获取综合能力。很多学生毕业后转行,干了几年又回来做茶,做得很好,就是因为我们在学校里注重培养他们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同学们感觉自己学到了本领,对本专业有很深的感情。”
“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这比任何事都使我们高兴”
每年春天,倪德江都要在云南、贵州、湖北等省县山区来回奔波。这是他春节过后的行程安排:3月20日前奔波于贵州大方县、云南红河州--3月29日湖北红安县—3月31日湖北来峰县--4月5日湖北宣恩县—4月10日竹溪、竹山,一周后又将奔赴贵州、河南等地。而云南,他每年至少要去6次,主要集中在元阳县、绿春县、红河县、金平县,屏边县等少数民族聚居区。
茶叶是山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但是在原来低水平的栽培加工条件下,云南红河州十几万亩的茶园,产值却不到3000万。在红河州召开的一次科技会议上,州长的一句话至今让倪德江教授记忆深刻:“同志们啊,边疆老百姓吃盐、吃油、娃娃上学的学费,靠的就是几片叶子啊!”
“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太穷了,我们去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使他们生活得到改善,这比任何事都让我们高兴。”在倪德江他们的指导下,红河州茶叶平均亩产增收了200多元。元阳县良心寨茶厂2002年8月的产值不足15万,倪德江为他们提供从工人培训、品牌建设、茶文化建设、市场运作、企业策划等一条龙技术服务后,去年产值达到了170多万。茶厂不仅解决了工人工资,还买了车,车间得到了整修,老百姓采茶制茶的激情被全部调动起来。
“原来的时候,老百姓采茶采老叶子,嫩叶不舍得采,因为出不了数量。现在天不亮就打着手电去采茶,采的都是嫩叶。因为当地有了叫得响的茶叶品牌,价格上去了,自然就从追求数量到了追求质量了。”
“科技服务讲的是双赢。我们为当地提供技术,使当地老百姓富裕起来,同时我们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了转化,也为专业的发展积累了资金和经验,我们的服务费是全部投入到学科建设中的。每年我们的学生都会到当地去实习,当地都很欢迎,并提供来往路费。同时,我们的学生也能在为当地服务的过程中,亲身体会了茶叶的经营管理,培养了动手能力。”
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凝聚了倪德江的心血和汗水,其间的几次遇险,还考验了他的勇气和意志。两次擦身而过的车祸,让他至今都记忆犹新。一次是1993年从长阳回宣恩,当时没有什么好车,坐的是一辆破烂的老吉普。快到宣恩时,在东门关下坡,下到半山坡,刹车没了,一车人惊出一身冷汗。后来司机把车往路边打,靠着路边泥墙往下滑,最后借助摩擦力终于把车子停了下来。还有一次是2005年在红河州,从元阳到屏边,路很滑,当时差点与前面的一辆车相撞,司机为了躲避,一把将车横了过来,这是第二次遇险。
可是,这些历险并没有使倪德江动摇,他依然穿行在茶场茶园间,坚持自己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理念。同时也在不断思索着茶学专业更好的发展模式。2005年初倪德江注册组建了武汉狮山茶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学生发展提供平台。倪德江信奉:产品好坏最终检验要看市场。他要把制出来的茶叶放到市场上,去接受检验。目前,公司开发的茶业保鲜剂、茶枕等在市场上的反响都特别好。作为他们的技术成果,宣恩的五家台绿针被评为全省十大名茶,竹溪的龙峰茶成为全省第二家获得国家原产地标志的茶,红安的老君眉是全省20佳名茶,云南红河州的梯田秀峰是红河州第一品牌名茶。
从小开始跟着大人采茶,制茶,如今,倪德江已经和茶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对茶,他有着很独特的感情,如果十天半月不到茶园去看看,倪德江就觉得心里好像少了些什么。只有站在大片的茶园前,看着那一片绿色的海洋,他才会感觉心旷神怡!
新闻背景:
我校茶专业发展概况
我校茶学专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和1953年,当时成立过2届茶学专修科,刘后利教授是茶学专业负责人。后来全国院系调整,我校茶学专业调至浙江农业大学。1993年又恢复茶学专科,并招生3届。1997年成立本科,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从专科到本科,我校现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经过13年的积累,我校茶学专业的教学体系已经形成,校内外教学基地比较完善,师资力量配置基本合理。通过新植和改造老茶园,新建12.6亩茶树品种示范园,改造成龄茶园20亩。新建茶叶加工、审评、理化分析室、茶文化实验室4个,投资近30万元配置一套深加工设备。通过教学研究,创造性地建立起茶叶加工实践教学新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经过10余年的发展,茶叶加工以及贸易方向已成为我校茶学专业的办学特色,已得到各级部门以及老师们的认同,在全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茶学专业先后承担国家、省、农业部各类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项目,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国家专利2项。研制出的“绿针茶和绒球茶”被评为湖北省特色名茶,其中绿针茶曾获1995年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1998、2001年国际茶文化金奖,目前已成为湖北省名优茶尤其是针形名茶的代表。同时率先实现了湖北省主要名茶的全程机械化加工。对炒青绿茶辉锅干燥工艺的研究,名优绿茶加工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的研究,都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证明和检验。并首次构建了高活性乌龙茶多糖形成的调控方法,为茶叶多糖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科技扶贫和技术推广
茶学专业教师积极响应党的扶贫政策,先后深入恩施、宜昌、建始、利川、巴东、长阳、秭归、红安等25个茶区和贫困山区进行科技推广和科技扶贫,为这些地区茶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根据鄂西茶叶的资源优势和生产实际,为茶区制定出“开发特色名茶,以名茶效应带动大宗茶产销”的发展规划;通过技术培训和定点咨询,深入茶园、茶场进行技术指导,先后举办茶叶加工技术培训班52期,培训茶农25000人,培养出名优茶加工人员300多人,省级制茶能手30人,普及和推广了“优质高效茶叶栽培技术”、“无性系良种繁殖技术”、“名优茶采制技术”和“炒青绿茶加工技术”,为茶区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各市县不完全统计,1993-2004年的11年间,累计推广茶园面积100万亩,茶区新增产值1.6亿元以上,利税6600万元以上。目前又作为湖北宣恩、竹溪、竹山等县以及云南红河州茶叶发展的技术依托单位。
  • 微笑
    微笑
  • 流汗
    流汗
  • 难过
    难过
  • 羡慕
    羡慕
  • 愤怒
    愤怒
  • 流泪
    流泪
责任编辑:小米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