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电子校报 > 正文

[校报387期]“囚徒困境”与道德规范

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第一节课堂上,主讲周德翼教授并没有按照惯例讲授第一章第一节的导论,而是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表格(如下图所示),
Player Y

Player X


然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72张纸片打乱顺序后分别发给每一位学生,每张纸片上都有一个编号,分别是从X1到X36,从Y1到Y36,此外纸片上还需要我们填写姓名和学号以及选择C还是S。周老师解释说,他把全班七十多名学生平均分为两组,X组和Y组,编号相同的两个人组成一对,也就构成了两个对手,两个对手选择结果的交集就是他们所得的分数。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也不知道对手将要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但每个人最后的得分却取决于对手的选择。
周老师讲完规则后,告诉我们,选择结果将作为这次课的课堂成绩,所以,他提醒我们慎重考虑。他一讲完,教室里顿时陷入嘈杂,同学们都嘁嘁喳喳地讨论着是选择C还是选择S。过了一会儿,大家都把自己的纸片交了上去。
第二节课时,周老师公布了我们的选择结果。36对中有19对选择了(C,C),只有2对选择了(S,S),其余的十几对不是(S,C),就是(C,S)。周老师细细地询问了几个选择S而对手选择C的同学,他们当初的考虑和得知结果后怎么想的,因为由于对手选择了C,他们的得分为零;如果对手也选择S的话,他们将分别得到2.5分——这是一个“双赢”的策略,是博弈论中的最优均衡,于己于他都是比较好的结果。一个同学回答说,他当初就是为了追求这样的完美状态才选择S,心想如果对手相信他的话,也会选择S;谁知,对手选择了C,他只好恭喜对手得到了满分(5分即满分)。周老师幽默地对一个选择C而对手选择S的同学说:“课下你去安慰一下对手,他为你奉献了2.5分。”
这是博弈论理论的一个基本模型,属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类似于博弈论的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周老师说,如果再让你们做一次选择,你们应该都会选择C。下面的同学不同意,认为理性的选择是都选S。周老师笑了,“你们很难达成同盟,如果奖励机制更具体、数额更高,(S,S)最优均衡更难达到。”也就是说我们明明知道有一个更好的选择,但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弱,或者说有人有牺牲他人自己获益的“野心”,谁也不会冒着风险去选择S,而最终均选择了收益次之的(C,C)均衡。每一对对手就像是陷入困境的两个囚徒,想抵赖却疑心对方的告密,所以都选择坦白。
周老师解释说,人们在做选择时,经常会在脑海进行一场“博弈”。打个比方,坐公交车时,如果旁边站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让不让座这个行为做出之前,人们通常会试图寻求自己认为的最好的选择。让座,自己站着;还是熟视无睹,接受旁边投射过来的异样目光,这取决于各人的价值取向,但他一定会认为自己的选择于己是最好的。
还是利用开始的例子来说明,于己最好的选择(C,C)却不是最优的选择,假设人与人之间都彼此信任,在考虑自己的时候能把对手的利益也照顾到,那么更多人会选择(S,S),从而达到最优均衡。信任可以广而化之为社会道德规范,后者的存在将可能打破“囚徒困境”,使社会福利得到改进。事实上,道德就是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行为规范的集合,使得人们多元化的行为趋向一致,而共同遵循道德将增加人们行为的可预期性,使整个社会保持稳态。(感谢2005级硕士研究生雷雨对本文的帮助)

  • 微笑
    微笑
  • 流汗
    流汗
  • 难过
    难过
  • 羡慕
    羡慕
  • 愤怒
    愤怒
  • 流泪
    流泪
责任编辑:廖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