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狮山时评 > 正文

从“诚信纠纷”说起

“这灯管我不买了,我还不至于为了这几块钱而舍弃自己的诚信品质。”3月28日下午五点,荟园五栋教育超市发生了一起“诚信纠纷”。

一位同学到超市购买台灯灯管,在与超市的商谈中,超市方坚决不肯允诺“假若灯管有问题,可以调换”,并声称“对于任何学生,我们都不给这样的承诺,万一你自己把灯管拿去弄坏了,又来找我怎么办?”无论该同学怎样允诺与恳求,超市方始终以“超市明文规定”等为由,不愿作出任何让步,无奈之中,该同学拂袖而去。

笔者目睹了这样的情况,并追上了该位同学,正值愤怒之中的他说:“超市这样的行为和这类‘明文规定’是对大学生诚信的蔑视。作为大学生,我还不至于为了这几块钱而丢弃自己的品质。我宁愿不买这灯,也不愿受到这样的猜疑与侮辱。”事后,记者反复回味那位同学留下的言语,不禁陷入了深思。在此谨以此浅谈大学中的部分现象,希望能在今后得到改进。
一、大学生的诚信“一文不值”?
在社会诚信日益贬值、人类面临诚信危机的背景下,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到底值多少?难道连一个五元钱的灯管都不值吗?这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在“盈利机构”的眼中大学生的诚信品质“的确”是“一文不值”,又何谈与灯管等价。
实际上,诚信作为一项品质,内含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而外表于一个人行为举止,其是不能被金钱所量化的,如果我们真要用金钱来量化一个人的良好品质,那将是无价。在此,我们不能否认某些大学生缺失了这样的品质,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否认全部大学生的自身价值。而当代大学生,也要保持这样的良好品质,并在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二、在“教育”和“超市”的组合中,“教育”其意为何?
初入校园时,我曾深思过这个问题。那时,笔者认为“教育”并无他意,作为超市的名字,只能表示其在大学之中,而大学为育人的摇篮,所以便把教育融入了其中。
现今,我对这个名字又有了新的认识。正如上面所说,大学作为育人摇篮,而我校更以“立己达人”为训。把教育与超市相组合,本来就是寄希望于超市,在不违背基本利益的情况下,能秉着“立己达人”的校训,与大学共建美好的育人环境,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不幸的是,我们的“教育超市”,貌似没有做到这一点
三、现今的大学是“育人圣地”还是“变相的市场”?
无论时代怎么变化,大学的教育地位始终是不应该比被置疑的,其永远是高尚的“育人圣地”。可一个不容篡改的事实也摆在了人们面前,大学的一些附着物逐渐“市场化”,在不断追逐利益的同时,把社会“市场”带进了校园,并演变成“变相的市场”。
作为一般经济人,这些“附着物”无法摆脱利益的驱使,并利用其在学校内部的垄断地位,使“校内市场”恶化。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学中那双“看不见的手”的束缚变小,其也有了更大的盈利空间。由此观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育人圣地”仍在,“变相市场”也已形成。究竟该怎样发展下去,该深思了。
  • 微笑
    微笑
  • 流汗
    流汗
  • 难过
    难过
  • 羡慕
    羡慕
  • 愤怒
    愤怒
  • 流泪
    流泪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