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翊
长篇小说因其叙事的历史广度、人性深度、思想力度和情感厚度而成为一个时代文学与文化的重要标志,以及衡量一个国家文学水准的标尺。
作为我国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长篇小说始终备受读者关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揭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热议和参与,其反响、共鸣远远超出文学本身。在折射出广大民众参与文化创造、共享文化成果的同时,突出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长篇小说创作丰硕成果,给文学创作、发展以深刻启示。
“高原”接“地气”,秉承“茅盾精神”
这次评出的5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最大特点是贴近现实:
刘醒龙的《天行者》,是一首中国乡村教师奉献精神的深沉歌吟;
毕飞宇的《推拿》,关注残疾人群体,是真善美的动人礼赞;
莫言的《蛙》书写一位乡村医生的生命史诗;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讲述具有血缘关系的不同时代普通人的命运;
张炜洋洋450万言的《你在高原》,充满对人类发展历程的沉思、对于道德良心的追问、对于底层民众命运和精神深处的探询、对于自然生态平衡揪心的关注……
“《你在高原》,看上去写的是农村故事,但都有一个很鲜明的城市的影子——现代性,作者是在现代性的大背景下去进行创作的,而且完全打通了城市和乡村的界限;《蛙》也很难说就是乡村题材的作品,作者采用和日本作家通信的结构方式,把城市的背景突显出来,从现代性的视角去思考乡村的计划生育问题。写什么题材,怎么写,从中都能看出作家体悟时代精神的深度与特点。”评论家贺绍俊说。
“此次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十分贴近茅盾先生的文学精神。”评论家张志忠评价。
“结果很具含金量”“基本实至名归”“代表了过去四年中国长篇小说创作成就”……5部获奖作品揭晓后,专家、评论家及网民这样评论。
反映、思考现实的作品必然受到欢迎。获奖的5部作品,在市场上都有可观销售实绩:《你在高原》入选前累计发行2万套,《蛙》发行10万册,《一句顶一万句》发行30万册……评选结果揭晓后,在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网、全国各地书城,获奖作品迅速售罄,《你在高原》已加印2万套,《天行者》和《推拿》加印5万册,《一句顶一万句》加印2万册。
“天行者”的高贵,创作者的坚守
文学的价值在于精神,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5部获得本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这一重要特质——
《你在高原》的漫漫抒写中,作家始终朝着他的精神目标前进,把主人公的成长史、家族史、奋斗史和作家主体的精神思考糅合在一起,并用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世界、思考问题,表现了作家深入骨髓的文学情怀;
《天行者》站在整个历史发展和社会层面思考问题,对中国乡村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延伸,为默默奉献的一个群体树立精神丰碑……
《推拿》把盲人当作正常人来写,同时也表达正常人的精神缺憾,表达出一种悲悯和超越悲悯、反省和自我反省的情怀;
《蛙》将书信、小说、戏剧放在一起深刻思考生命意识等中国文化传统的东西;
《一句顶一万句》则是一部找朋友,找知音,找家庭,找亲人,找身体和精神依靠的小说,以循环往复的连环套方式展示一路风景,创新艺术表现令人为之一振……
“山村里非常不起眼的知识分子感动了我,他们身上有一种高贵的气质。正是这一群人,引领了20世纪后半部分中国乡村的思想启蒙、文化启蒙。我构造的不仅仅是一种文本,更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刘醒龙动情讲述《天行者》的创作。
“获奖作品充分反映了当代作家对文学精神的坚守。”评委、评论家一致认为。
5部与7800部,讲述伟大时代中国人的故事
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最终评出5部获奖作品,而过去4年间创作、具有申报奖项资格的作品就达7800部之多。“建国十七年”长篇小说创作总和不过500多部。这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学事业发展的盛况。
“不只是获奖作品,事关国计民生的时代景象和现实生活,都在这些年以长篇小说为代表的中国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充分表达。理想照进现实,现实表现生活,是近年来各类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土地流转、农转非、教育体制、房地产等事关国计民生的时代景象和现实生活,都在近年文学创作中得到充分表达。”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彭学明表示,“更可贵的是,小说家们不仅表达了忧患的情怀,更传递出对理想的追寻、对精神生活的向往!”
本届茅盾文学奖评委张未民认为,从本届茅盾文学奖参评的176部作品的阅读体会看,中国长篇叙事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艺术表现的丰富性上进步尤其显著,这一收获得益于3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得益于促进文化大发展的宽松环境,得益于30多年来以文化创新、文化共享为理念的主流价值实践。
“长篇小说的兴盛是新世纪中国文明复兴的缩影,中国人的叙事能力和天赋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张未民说。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1-09/08/c_1220062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