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南湖视点 > 正文

党报刊舆情评李双江子事件:为何“儿子闯祸,爸爸受过”

近年来,从河北大学李启铭交通肇事案,到山西永和县干部亲属殴人致伤,再到日前的李双江之子无照驾车打人事件,撞人者、打人者的“爸爸”往往成为关注焦点,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有人称之为“儿子闯祸,爸爸受过”。如何看待这类现象?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心态?

  “身份标签”折射社会焦虑

  北京读者 庞自立

  两个开车的人,在路上有点小摩擦,脾气暴的直接开骂直到大打出手……这样的事情在当今的中国,可以说并不罕见。然而,一旦打人者的身份与“官二代”、“富二代”这样的标签联系起来,事情就会起变化。

  凤凰网针对李双江之子打人事件的调查结果很耐人寻味,在90多万投票网民中,只有2.6%的人认为这是行车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而其余的网民均认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溺爱、管教无方,以及同阶层玩伴间相互影响,致其生性骄纵,目中无人。而以往的“我爸是李刚”、浙江杭州“七十码”等事件中,社会舆论也呈现类似的特点,即大家的矛头都指向了肇事者的身份,尤其是“爹”的身份。

  动辄给肇事者及其爸爸贴上“身份标签”,虽有失公允,但也折射了公众的一种社会焦虑,即一些拥有权力和财富的社会成员,恃权发威,富而骄狂,其跋扈言行突破了法制的约束,挑战着社会公平的底线,对社会秩序和公众权利造成威胁。这样社会不公现象,在以人为本、尊重权利的时代进步潮流中,越发显得醒目,越发引人深思,同时也越发表明在社会生活中,公正平等的规则是何等重要。

  因此,要缓解这种社会焦虑,根本之途还在坚持公平正义,遏制权力滥用,防止权钱勾结,让权力在制度监督下谨慎使用,让财富更多地体现社会责任,用不断净化的社会风气,去抹平人们心中的裂痕。

“情绪飙车”无助问题解决

  山东读者 章 欣

  每次“打人事件”发生,都如同引爆了一个舆论炸弹。无论是媒体评论还是网友议论,不乏言辞激烈的内容,有的针砭时弊,有的反思症结,而有的却显然醉翁之意不在“儿子”,也不在“爸爸”,不是从案件本身和事实出发,只图骂得痛快,甚至捕风捉影、自由“联想”,进行人身攻击,并且固执地怀疑一切,疑心事情得不到公正解决,不相信有关部门会秉公处理。

  鲁迅说过,“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用拳头说话不对,但陷于指责谩骂,其实也不妥,且无助于问题解决。无论是对儿子的恶行还是爸爸的问题,都不能任由“情绪飙车”,解决问题,还需回到理性和法治的轨道,冷静处事,依法办事。

  不过,理性氛围的形成,关键是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责任,不能藏着掖着、护着躲着,而应主动回应社会质疑,向公众作出真诚负责任的交代;不能“看菜下饭”选择性执法,以当事者的权力、财富、名望等背景影响案件处理,而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看法条行事,以公开公正赢得公信力。同时,媒体和公众也宜有序参与、理性表达,避免让负面情绪主导思考过程,而要建设性地推动问题的真正解决。

【微博之论】

  @国储138处苑治国:子女犯错,父亲的责任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认真反思问题存在的根源,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

  @初宝瑞:“子不教,父之过。”不管李刚之子,还是李双江之子,他们的“闯祸”都间接地反映了其父亲教导无方,药家鑫之父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自己确实后悔没能教育好孩子,使其害怕面对错误而走上不归路。

  @沧海一粟中的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犯错离不开环境感染。

  @日月为明者: 自己的孩子犯法,爸爸作为普通公民,应配合执法机关进行处理,而不是隐瞒和偏袒。

  @如来如归:出这种事对社会也有警示作用,特别是告诫社会强势成员,道德和法律底线不可触碰。

  @高山墨客: “骂爹”背后,有对“拼爹”现象的不满。

  @阿唐: 先不说是谁儿子,无照驾驶,还打人,应该负什么责,要向大家说清楚。再说名人、干部之子女,不应有特权意识,而应有自律意识。

  @7118——7234:俗话说“肥田收瘪稻”,德润身,富润屋,只在物质上富了孩子,在精神上却一片荒芜,溺爱带来的,只能是祸害。

  @王韶华: 撞人者、打人者的爸爸负有一定责任,但更要反思社会、教育环境的负面影响作用,以及这种负面效应对整个社会的伤害。

  @神话冷影:闯祸的“儿子”们不缺钱,不缺少知识,缺的是一个公民应有的责任感和道德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相信身份地位和金钱就是万能的。

  @方舟东江: 对“儿子闯祸,爸爸受过”现象要具体分析:首先要对“儿子闯祸”的原因作分析,有没有父亲直接间接的原因在起作用;第二要对“爸爸受过”作分析,父亲有没有过错,所受之过是否适当。

  @淇县徐爱民:一些“官二代”、“富二代”平时自恃根子硬,处处耍强逞能,到处显摆,群众对此非常反感。因此,等到这些人惹了祸,公众对其父母追根溯源,不管妥当与否,客观上都是一种积累已久的情绪的释放。

  @家电下乡: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二代”问题是深刻的社会问题。

  (观点来源:人民微博)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9/15/c_122034886.htm

  • 微笑
    微笑
  • 流汗
    流汗
  • 难过
    难过
  • 羡慕
    羡慕
  • 愤怒
    愤怒
  • 流泪
    流泪
责任编辑: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