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南湖视点 > 正文

中国文化"走出去"如何走稳走好

核心提示

“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在中国文化日渐走向世界的今天,我们应如何转变思路创新模式,将“走出去”战略走稳走好,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而富有活力的中国?

向世界展示"活力中国",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的文化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并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各种文化作品和产品通过不同渠道、载体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多姿多彩、充满活力的国家形象。

资料图片:上海张军昆曲艺术中心表演的多媒体“游园惊梦”在巴塞尔上演。

电影

2010年,我国在境外举办了100次中国电影展,展映国产影片578部次。中国电影展映活动所到之处,均产生热烈反响。这一年,47部国产影片销往61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35.17亿元人民币;2009年,48部国产影片销往65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达到27.7亿元……>>详细

图书

作为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的“领头羊”项目,“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实施已有5年,累计助推近2000种图书走向海外。“十二五”期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还将推动中国的数字出版“走出去”,加快推进优秀出版物通过数字出版方式进入国际市场,鼓励有实力的出版企业开发海外阵地。>>详细

语言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开设以来,截至2011年5月,全世界已有101个国家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已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深刻内涵、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详细

文化交流活动

自1999年以来,国务院新闻办先后在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举办了以“感知中国”为主题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将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介绍到世界各地。>>详细

“广告”

新华社租下纽约时报广场最大广告位(图)

资料图片: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亮起"中国屏"

资料图片:9月10日,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电子屏播放江苏华西村形象宣传片。

2011年1月,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上开始出现众多中国面孔。来自中国各地的59个人物在《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中一一亮相。虽然每人在片中平均只出现一秒,但却生动传达着中国的形象。 今年8月1日,伴着纽约迎来的新一轮朝阳,时报广场一块大型液晶“中国屏”也随即亮了起来。>>详细

“华西村”亮相纽约“中国屏”

成都城市形象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 延续"熊猫"元素

“五粮液”走进美国纽约时报广场酒文化登陆“中国屏”

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

广州演交会开幕 《西游记》《梁祝》"走出去"

各方热议:中国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出去"
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出现场。该团通过“走出去”,把中国少数民族淳朴善良的情怀,传递给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资料照片
资料图片: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出现场。该团通过“走出去”,把中国少数民族淳朴善良的情怀,传递给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
NO1:有"量"还要有"质"
一个个中国文化年和中国文化节,让中国文化项目和中国艺术家大量走向世界,是近些年最让中国人骄傲的壮举。但是,节目数量的激增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影响力的上升,要想吸引当地观众,首先必须在项目选择上下功夫。据文化部外联局西欧处处长陈平介绍,如今,走出去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吸引当地各个阶层,用品质赢得观众。>>详细
不少专家认为,文化“走出去”首先要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的文化自信最紧密相关的,当属全民传统文化教育。“做好全民的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只有从长远出发,从基础教育和基层文化建设做起,才能使本国文化自信逐渐树立。”
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只有政府交流性质的是不够的。我们的文化走出去可以更多的利用商业的渠道、利用市场化的运作来推行。所以我们现在就提出了中华文化走出去要坚持文化的交流和文化的贸易两个渠道并重的方针。”
分析人士指出,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往往通过创新的产品和新载体。现实是,很少有中国的原创产品,包括文化产品,成为西方人的主流消费品,这也意味着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还有很大空间。
  • 微笑
    微笑
  • 流汗
    流汗
  • 难过
    难过
  • 羡慕
    羡慕
  • 愤怒
    愤怒
  • 流泪
    流泪
责任编辑: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