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八月的最后一天,熊婧和两个朋友在北京剃了头,抗议在中国的大学中不断增长的一种性别歧视,即女生必须比男生的分数高很多才能录取,而且招生中的性别配额总是偏向男生,这种现象虽不是官方规定,却普遍存在。
教育部在8月份表示,这种招生做法符合“国家利益”,这三名女生被激怒了。她们在一间公寓私下进行了这次抗议,因为在中国的首都,任何形式的抗议活动都被认为是高风险的。此前一天,在相对自由的南部城市广州,另有四名女生公开剃了头,并给教育部的公平度打了“0”分。
熊同学说,在中国各地大约共有20人剃头表示抗议,其中大多数是女性,也有赞同她们立场的男性。她们的抗议是受到三名女艺术家的启发。今年3月?馊吭诒本┕炅斯馔罚粲跆岣吒九ɡ?lt;/span>
“教育部的答复让我们特别愤怒,也很可惜。”熊婧在北京的一次采访中称。她的披肩发剪得只剩下了短短的头发茬。“这是违法的。教育法禁止几种歧视,包括性别歧视,但教育部是允许的。”
没人确切知道性别配额以及区分性别的入学分数是何时第一次实行的,但现在,这些情况看起来已根深蒂固。中国新闻报道公开发布的高考录取标准就是证据。一些存在此问题的大学,包括国际关系学院,拒绝接受采访或提供信息。国际关系学院要记者找学院的宣传部门或国际部,这些部门却没有回应。
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名行政人员,在教学办公室的电话中回答说,学校并没有基于性别的招生政策。在刑事司法学专业,她说,“女生的比例应当小于学生总数的15%,因为考虑到未来的职业发展”,但是女生的分数确实很出色,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招到的女生要高于这个比例。她拒绝透露姓名,也没有详细说明她的观点。
据中国的新闻报道,这类现象至少从2005年就开始了,用以应对不断提高的女大学生入学比例。女生在许多专业上超过男生,特别是语言类专业。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引用的教育部数据,2004年女生占本科生总比例的43.8%,到2012年时上升到49.6%。
在硕士科目中,女生在2004年占44.1%,到2010年上升至50.3%。2010年博士研究生中的女生比例超过35.4%,高于2004年的31.3%。
今年7月,广州的《南方都市报》称,这种在招生中的歧视现象“极为明显”,称之为“男女有别”。
该报称,“中国政法大学理科女生投档线632分,男生投档线588分。”此外,还比较了其他院校的类似的例子。
该报指出,这类现象在警察或军事院校尤其根深蒂固,并且在语言类院校里也很常见。
据报道称,今年7月,上海外国语大学已经为希伯来语、阿拉伯语、乌克兰语、韩语及俄语专业的男性考生降低了投档线。
大学管理者们“认为阿拉伯国家不想和女人打交道”,熊婧说,“所以他们就增加女生考入阿语专业的难度”。阿拉伯语在中国的学校是一个小语种。
这些报道使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的程序管理员吕频,与律师黄衣智(音译)一起,向教育部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
教育部在8月22日回复道,“吕频同志,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为了满足某些工作或专业领域的人员培训需求,“一些大学可能会适当调整男生和女生的招生比例。”这次回复以一句友好的敬语收尾,“感谢你对教育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支持!”
据熊婧介绍,这类规则影响到了像欧阳乐(音译)这样的学生。欧阳乐刚刚从一所广州的高中毕业,她想要进入国际关系学院学习。她的高考分数是614,但作为一名女生,她需要628分。如果欧阳乐是男生,她只需要609分就够了。
熊婧称,欧阳乐联系了一些活动人士,讲述自己的遭遇。这并不常见,大多数女生不会说出来,只会默默地改变她们的专业或大学。“她们太年轻,缺乏经验,她们的父母通常也会建议她们不要找麻烦。”熊婧说。
她补充说,很难知晓每年究竟有多少女生会受到影响,但这一数字很可能成百上千。
女权主义者们对此趋势深表忧虑。
“如今的年轻女性拥有真正的受教育机会,并且她们表现出色,为她们自己、她们的家庭、以及整个国家争了光。”妇女传媒监测网络的程序管理员吕频说,“她们努力学习,考取高分,因此我们无法接受教育部侵犯她们的权利,他们必须尊重自己制定的法律。”
吕频和黄衣智对教育部的回复非常不满,称其“非常模糊”。她们又提出了第二次申请,询问什么是“国家利益”,什么是构成性别歧视理由的“特殊专业”。
性别歧视的问题在校园里经常被提及,女生在一些文科专业的比例可能远远超过男生,在某些专业中占到70%。
但女性在很多理科专业中仍相对落后,可是,在这些领域却没有类似的措施,通过调整录取标准提高女生的人数。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2008年,在北京理工大学一个专门研究火箭和航空技术的学院,女生占的比例为13.8%,2011年上升至16.4%。
在新闻报道中,这一现象越来越多地被描述为“女儿国”或者被叫做“娘子军”。
据该报纸报道,湖北省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会副主席贺芹说,学习语言的男生少,带来了实际问题。开学时,来的“一个又一个”,全是女生。贺芹接受采访时表示。
“我们要引路带她们去寝室,人手不够只好一个人把行李箱提上六楼,”贺芹补充道,“手酸得都已经没有知觉了。”
作为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某个班级中13名男生中的一个,杨建雄说女生人数的增长,让他感到“威风扫地”,该报道称。
今年,该学院共招生442人,其中女生238人,占54%。
“现在不仅仅人数不如女生,分数也如此,”杨建雄说,“每年奖学金和评优,都是女生居多。”
在中国,男女出生比例为118名男性比100名女性——按照最简单的平均算法,应该有更多的男生被录取,因为这一点,女性高录取比例或许才更不正常。但是,专家表示,在独生子女政策下,独生女孩现在得到了之前只有家里的男孩才能获得的关注和支持,使她们在学业上也赶了上来。失调的出生性别比例说明了中国文化上对男孩的严重偏爱,也同时表明,中国女性在对抗包括教育方面在内的传统歧视上,已取得了多么巨大的成功。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辅导员唐尚书表示,相对来说,男生成熟得晚,而女生则有更好的学习习惯,《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文章报道称。
除此之外,唐尚书还说,原来有很多工作都需要体力劳动,但现在它们已被节省劳力的科学技术代劳了。这就弥补了女生的体力弱势,而在“智力方面,男生可能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唐尚书对该报纸表示。
中国女孩上大学门槛更高?
责任编辑:邵欣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