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晚,当代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习志淦先生做客我校狮子山讲坛。23年前,凭借着《徐九经升官记》在京剧界初露头角的他,曾几何时更是凭借着改编的《阿Q正传》以及《射雕英雄传》等作品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今晚,他不仅漫谈了京剧的一些基础知识,还跟我们分享了他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作为一个国民党高干的‘富二代’,我属于糊里糊涂地学了戏,又一不小心成了名。”习老师这样调侃道。习老师的父亲原为国民党的高干,在1949年随同蒋介石去了台湾,而母亲带着自己众多的孩子留在大陆。由于家庭条件原因,上学不花钱的戏校便成为了当时的不二选择。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进入戏校后不久,习老师把自己原本好好的嗓子唱坏了。不过正是如此,才给了习老师更多时间留给创作。不久,他由于喜爱创作而留在了湖北京剧团。
京剧作为四大国粹之一,自然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思想解放运动全面展开,习老师便与好友郭大宇一起共同创作了这篇不朽的作品——《徐九经升官记》。该作品更是被台湾行政院长郝伯村评价为“身为公仆者的必读经典”,成为官场上喜闻乐见的话题。
“徐九经”的诞生——意料之中,情理之外
“戏,就是戏剧性的简称。总而言之,戏的要义就在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便是“徐九经”诞生的来由。习老师的构思从结尾开始,一点点向开头延伸。这里,习先生通过截取《徐九经升官记》尾章的片段,向我们揭示了“戏核”这一概念——在这里即为女主人公的“假死”,从而确定整个戏剧的主人公——一个清廉的御史形象,从而更容易地将文革中的政治思考表达出来。
在此,习先生做了大胆的创新,巧妙地回避了“英雄式”的主人公形象,用“不美”来反衬“美”,成功塑造了徐九经这一以丑行角色来担任主人公——这在中国京剧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在历史背景方面选择了明朝,一方面营造“官场恶斗”的背景环境以及整个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正好与历史背景不谋而合,根据史实记载,徐九经正是明代的一位清廉的知府。
当然,作品的创作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在剧本创作期间,该剧一度受到《七品芝麻官》的强力冲击。秉承坚持自我、不畏权贵的创作理念,习先生没有懈怠,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创作的道路。另外,创作的同时,他也虚心求教,善听意见,在余老师“减头绪,立主脑;孤桐劲竹,直上无枝”的建议下,习先生将初稿《抢亲》进行简化,同时在结尾通过罢官而去的部分,深化主题,揭示人物思想内涵,成为点睛之笔。“剧本最后走向决定了剧本的品味。”最后的罢官而去,通过一字韵的特殊表现形式,成功表达了对整个王权的否定,从而揭示了整个剧的真正内涵。
从小说到舞台——京剧《射雕英雄传》与《阿Q正传》改编
在习先生42岁的时候,自己身患甲状腺癌。在政府的关心与精心治疗下,习先生最终渡过了生死的边缘,这也造就了他人生的第二个创作高峰。通过这个机会,习先生成功获得金庸先生的亲自授权——改编《射雕英雄传》,从此开始了自己崭新的创作生涯。随后又成功改编了鲁迅先生的作品——《阿Q正传》。
这里,习先生跟我们提到,中国传统京剧很多都是由小说改编而来的。如何改编,这就要得益于京剧传统的“四功五法”——即四功:唱做念打;以及五法:手眼身法步。随之,习先生对五法进行现场表演,使得在场观众叹为观止。
随后,习先生播放了一系列视频片段,体现了京剧不同于其他演绎形式的根本所在,即为“唱”。“唱”能够塑造性格、介绍情节、增强机趣。这些在《射雕英雄传》与《阿Q正传》里面都有着突出的体现。例如《阿Q正传》中,在阿Q与吴妈的对话中,用阿Q带有话剧成分的唱腔与吴妈传统的花旦唱腔进行对比,非但不让人感到别扭,反而更加鲜明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最后,习先生跟我们介绍了这些作品改编的意义所在。“通过改编,便完成了一个独立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能够让观众在没有看过原著的情况下依旧领悟到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能让更多的青年人逐渐接触与了解京剧的艺术。”
提问环节,面对观众“如今,老前辈们感慨京剧已经被放到博物馆。它是否能够传承下来”的问题时,习先生回答道:“京剧作为保留的艺术形式,随着观众年龄的增长便会有着不同的眼光。也正是如此,我们逐渐将一些像《射雕英雄传》这样的作品进行改编,以便面向青年观众,让他们产生兴趣。所以我觉得,京剧永远不会消失,并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