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年是学校的未来。目前,学校已经进入“整体上水平”的新阶段,核心问题是人才的问题。回首114年的办学历程,大师辈出;展望未来,一批青年正在茁壮成长。他们,正是学校未来的希望所在。本版选取了几位80后、90后青年作为样本,从这个侧面来展现当代华农青年的学术成长轨迹。
■蔡鹏:土壤学是我的最爱
学通社记者 方虎 杨林
“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因为它是全新的,独一无二的,而且要做就做到最好。” 资环学院年轻的副教授蔡鹏这样定义自己心中的科研。
副教授,破格的博导。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奖,土壤肥料学湖北省精品课程骨干成员,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骨干成员,主持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教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国家“863”等多项课题,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了SCI收录论文13篇,包括国际顶尖杂志Environmental Science&Technology……什么促使32岁的他一路奔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克服障碍前行的最大动力。“10多年来,我一直从事着土壤学专业,我非常喜欢这个专业。”蔡鹏真心觉得,土壤学研究不仅有趣,而且可以解决问题。“我的研究能够为全球所面临的粮食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他很自豪。
学校为他提供成长的土壤。9年时间完成了本硕博连读。2007年留校任教,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作访问学者一年后返校。在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他代表学校青年教师发言:“我是一位土生土长并学习研究土壤的华农人,是华农改变了我的一生,使我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名活跃在土壤学领域内的青年学者。”曾前往美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会议十余次,也曾在留学期间访问过多所知名大学,蔡鹏却一直以作为一个华农人而骄傲。
老师严谨的科学精神深刻影响了蔡鹏。研究生时,论文曾被导师黄巧云退回十几次,“论文老是写不好,老师批评,最重要的是自己这一关过不去。”好在蔡鹏坚持下来了,最后终于把论文修改到自己和导师都满意为止。如今他对学生这样说,“人对自己还是要有要求,你们完成的工作首先要过自己这一关。”他看重和学生的互动。“教育不是简单的单向灌输”,当同学们遇到难题,无论是从开始的实验方案还是实验过程,他总与同学共同探讨,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试错。“我们在不同的新的领域,也许不会做的很成功,但从中的收获会对以后的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带到工作中去。”不止在课堂,在生活里,蔡鹏依然鼓励学生要有探索新事物的勇气。
■周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通社记者 秦鹏飞 李彤
1月23日,国际知名学术刊物《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动物生物化学实验室一项关于抵抗素(Resistin)的研究论文。成果解释了脂肪细胞分泌因子抵抗素调控动物机体脂肪异位沉积的分子机制,阐明了Resistin通过调控线粒体数量并改变脂肪异位沉积的作用机制及其信号传导通路。
这是我校动物科学基础研究的一项新的突破,也是近10年来对学术界Resistin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新突破。杨在清教授及团队骨干周磊博士等为此付出了多年的努力。
周磊不过32岁。 2006年,周磊申请到了欧洲一个糖尿病基金会的奖学金,之后进入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最后又进入法国核能署。2009年10月,从法国回到学校后,他就潜心动物脂肪代谢与分子调控领域的研究。
长期的国外学习工作的经历不仅开阔了他的视野,也促使他思考国内外科研教学的不同之处。相比较国外,他觉得国内所做的研究往往并不是应用指导性研究,科研转化率比较低,长此以往容易导致研究和实际应用脱节。
在周磊看来,动物脂肪代谢领域就是和应用结合紧密的方向。选择这个方向,导师杨在清对他的影响最大。本科期间,杨在清开了一门蛋白质化学课,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杨在清经常会介绍一些自己的研究方向及前景,并重点讲述国际上不同领域的最新研究动向。其中动物脂肪代谢的内容吸引了周磊。考研究生时,导师一栏他就毫不犹豫的填报了杨在清。以自己为参考,周磊希望自己的学生学习时的目的性要更强一些,为自己未来的多种可能性做好准备。“我们要尽早想清楚自己在本科期间该做什么才不会浪费大好时光。”
抵抗素的研究一开始并不顺利,实验结果总是和预期不符合,他和研究生都很郁闷。好在性格爽朗的周磊自嘲两句,又能很快的投入下一轮枯燥艰苦实验中。和学生交流时,他因此总强调做研究的兴趣,他说生物科学的学习时间比较长,本科四年,硕士博士六年,中间要上课要做研究。很多实验是“体力活”,每天面对的瓶瓶罐罐,耗时长,有时候还会很枯燥,如果没有兴趣,那就很痛苦了。
“我一直有做抵抗素研究的想法,后来有了契机,有了资金支持和实验条件,终于做了出来。”周磊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需要的是一颗平和且不急不躁的内心。这样,在经历失败并积累经验后总会有所收获。
■狄金华:学术是一种志业
学通社记者 吕良
虽然两年前就认识狄金华博士,但直到这次访谈,我才对他算有了真正的了解。这个“80后”近些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首届“余天休社会学优秀社会学博士论文奖”,科研成果获教育部、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各1项。
博士阶段即获得“教育部首届博士生学术新人奖”,狄金华说起自己的学术之路时,一直调侃自己是“被社会学”。2000年高考后,他调剂进入我校社会学专业。虽然是“被”选择了社会学,本科四年,他不但成绩优异,而且开始对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依托学院以及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基金,他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在本科阶段,他便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科研成果获得了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保送就读本校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后,他俨然变为了“科研达人”,成果不断涌现:获得“中国田野调查基金”的资助项目,发表了14篇学术论文,科研成果获省“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也正是因为这些成果的取得,他在2006年硕士毕业后,顺利进入到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任教,后又进入华中科技大学读博士。
在博士阶段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对学术的体会,理解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使命。在博士三年中,他有近300天的时间是住在农户家中调研。在内蒙、四川、江西等十多个省份,他都有驻村调研的经历。
2011年,狄金华博士回母校社会学系工作,除了继续进行社会学研究外,他将不少精力投入到学生的培养上。他与其他老师共同发起成立了本科生“思源”读书会、研究生“爱知”读书会、精读会及学术沙龙。在这些组织中,学生们正在开始感悟学术、崇尚学术,并立志学术。
说起对科学研究的体会,狄金华博士称,“今天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急剧的变迁,这种变迁为我们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也对我们社会科学的研究提出了期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对于他而言,学术研究已不只是一个职业,更是韦伯所言的“志业”。他认为一个优秀的研究者,要坚持“四要”,即“要具有信念,清楚为什么进行研究;要善于阅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要敢于讨论,站在团队的肩膀上前进;要勤于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前进”。
■张印和“坦克健身车”
学通社记者 张斐
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优秀奖、多项发明专利……一连串瞩目的成绩让“坦克健身车”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坦克健身车”的正式名称叫“履带式双人休闲运动车”,发明团队成员之一、我校工学院本科生周雄峰介绍:“车子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他们的同学——张印,他是个军事迷,很喜欢坦克,所以一直希望做一个行驶机制类似“坦克”的车辆。
初来华农时,张印的心情有些纠结。除了高考失利,新的生活环境,专业知识的深奥难解都让他感到很难适应。“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张印说。就在他纠结迷茫的时候,一位老师的话激励了他:“你高中三年的努力程度决定了你大学的位置,但你在大学四年的努力程度将决定你未来的位置。”他感到他应该通过大学里的努力来改变自己。
慢慢地,他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向学长取经,与老师沟通。不断探索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他很强调学习的效率,“虽然课程多、内容难、时间紧,但我心里一直惦记着学习,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去自习,而且是全身心的学习。”张印介绍到。
有一段时间,他自习时爱玩手机,容易分心。为了克服这个毛病,他故意换了一个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现在自习时就算你把iphone5放在我的旁边,我也会不为所动,因为已经习惯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去清华面试时,在严重感冒的情况下,我连续复习9个小时,看完了5本书,这就是平时注重学习效率的结果。”张印自豪地说。
“你的能力也许是有限的,但你的努力可以是无限的。”张印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当你选择了一件事,就坚持走下去,而当同时面临很多事时,要做到协调、均衡,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坦克健身车”的一个独特设计是它的“驾驶舱”下设有平衡滚筒。在通过障碍物或不平整路面时,左右履带以“驾驶舱”平衡滚筒为圆心向路面靠近,在坡度发生变化时可自动调整坐椅角度,使骑行者始终处于舒适的水平状态。这个设计就是张印和他的同伴们在发明项目实施的紧张过程中想出来并且加入进去的。
在参加全国机械创新大赛之前,根据参赛要求,需要把“坦克健身车”改装成人力电力双动力。而原本设计时,车子是由人力提供动力的。时间紧迫,团队成员们很不容易才找到可以进行加工的工厂。当时正是七月底,加工车间里的温度超过了40度。张印和他的队友每天泡在工厂里,做了一个星期,终于在比赛的前一天加上了电力辅助装置。
历经15个月的打磨,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发明比赛的经历让“坦克健身车”和它背后的发明团队日益强大。爬越陡坡、障碍穿行、对比实验、制动测试,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对该车进行了若干极限测试项目。测试结果丝毫没有让人失望:成功爬上51度的陡坡,连续跨越80厘米的深沟,部分测试成绩甚至超过设计标准数倍。
周雄峰认为,他们创新的动力来自于成就感,一种将脑子里面想到的东西变成实物的成就感——正是这种成就感给了他们创作、创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