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2013年3月27日第1版 近日,一些社会机构或网站发布了关于公众教育满意度、教育公平感的调查。有的调查表明,公众对教育满意度有所提升,有的调查结论是,公众对教育满意度持续走低。这引发笔者思考,如何看待这些满意度调查呢?
应该说,社会机构、媒体,包括政府部门开展教育满意度调查,体现了教育的民生属性,同时也是对近年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积极回应。随着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公众对优质教育、公平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展教育满意度调查,了解公众对教育的需求和评价,对提高教育改革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教育满意度的调查,比起其他调查,往往更容易吸引眼球,影响公众对教育的关注,也更能够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进而影响教育的科学管理和决策。正因为如此,教育满意度调查事关重大,其指标是否科学,过程是否规范、严谨,结论是否准确,不仅决定了调查的公信力,还会影响到现实的教育改革。
然而,笔者发现,一些机构或网站关于教育满意度的调查,存在着样本不够充分、不具代表性,指标设计不够科学,调查过程不够严谨,结论不够准确,公信力不足等问题,有些媒体在发布调查结果时,为了博取眼球,往往存在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等问题,误导了公众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评价。
当前,社会利益日趋分化,不同阶层和群体对教育的需求和满意度有所不同,调查公众教育满意度,在选取样本时,一定要兼顾各个群体,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才能获得更精确的数据。有关教育专家提出,教育调查的抽样要符合一定比例,覆盖面要广,样本量越大,结论越精确,像北京、上海等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几百人的样本量很难具有代表性。调查指标的设计也要讲求科学,要力求全面、具体、客观。指标过于笼统,没有具体的指向性,诸如“你对教育是否满意”、“你对教育公平状况改善的评价”等一般性问题,受访者的回答不具体、模棱两可,恐难反映他们的真实想法。而片面地采用诱导性的负面指标,尽管结论会很受人关注,却难以反映真实情况,结论可信度会大打折扣,不仅不利于推动改革,还可能成为阻碍改革的负能量。
衡量满意度要坚持主客观统一的原则,既要有主观评价,更要有客观指标。全都是笼统的主观评价,没有实质意义。要多设计一些客观指标,通过作业量是否减少、睡眠是否充足等客观情况来反映公众满意度,不仅有利于“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找到公众对教育满意与否的原因,更好地改进工作。
教育满意度调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完善的模型,设计合理的指标,进行科学的抽样、调查和运算,唯有如此,获得的数据和结论才能令人信服,有利于推动工作。公众以及政府部门在关注各种满意度调查时,不可随意轻信,以免被片面的信息诱导、蒙蔽,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要充分考虑调查过程是否科学、严谨,调查结论是否准确、可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只有在科学调查和全面论证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旷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