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晚,《新周刊》副主编、青年作家蒋方舟来到我校,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与师生共享她的“恣意人生”。
七岁写作,九岁出书,十五岁当选中国少年作协主席,十七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二十四岁任《新周刊》副主编……剖析自己的成长,蒋方舟把它总结为: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我想承认自己也曾历经沧桑才走到这一步,但回顾之后发现经历的只是正常的成长而非沧桑。”
被迫的“天才”
作为一个他人眼中的“天才儿童”,蒋方舟却并没有因自小成名而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据她回忆,她的童年更多的是一种不快乐并伴随着胆怯和恐惧,那种恐惧来源于“被表演”、“被比赛”和“被竞争”,“这种被迫的‘天才’是对成人世界的谄媚。我更愿意纯粹的写作,拥有一个纯粹的童年。”
高中,作为学校的“名人”,蒋方舟一言一行被无数只眼睛盯着,拿到清华的60分加分后,她遭到了全班同学的孤立,“成长不是一件平凡的事,需要努力才能达到,而我只能坚持做自己。”谈到自己被用来与韩寒、郭敬明比较时,蒋方舟笑道,“人最重要的是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东西,既然作出了选择就不要抱怨其他,我只想做一个坚持写作的人,没必要模仿他们。”
归乡的“候鸟”
谈到在北京的生活,她说,“北京不仅是一个让我的梦破碎的地方,让我感受不到归属感和尊严。”在北京,为了生活她不得不强迫自己去适应冰冷的规则,成为“城市机器”的一部分。为了物质上的满足放弃精神世界中的尊严和自由是否值得?这个问题,她给自己的答案是:在压力和诱惑面前,每个人似乎都来不及考虑是否值得,因为大部分人只是遵循着貌似是既定的轨迹,过着平凡的人生。她把这种现实称作“绑架”,“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绑架,我们是被现实裹挟的一代,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假与伪饰,过早地被抛入满是竞争与争斗的世界。”
做为一名襄阳人,这次武汉之行,对于蒋方舟来说也是一次“回乡之旅”。她直言,家就是那个无论我坏成什么样,它坏成什么样,我们都不会嫌弃对方的地方。在她心中,相对于衣着光鲜地出入各色写字楼、社交场合,她更喜欢在家的真实感。
“先做听众再做领袖”
“现在大部分的‘90后’都意图成为意见领袖,而不愿简单的当个听众,太多的意见却导致了当今没有意见的现状。”蒋方舟如是说,她认为,只有做好了听众,才能做好领袖。如何做好听众呢?那就要多读书,有了积累,发出的声音也会与众不同。
在如何读书上,蒋方舟说自己是一个“读作者”的人。读书不仅要讲究量,更要通过书去读一个人,多好奇作家的思考和背景,“这个作家怎么思考,怎么去面对衰老和死亡都是目光应专注的事情。”
最后的提问环节中面对同学们关于成长与选择的种种疑惑,她建议:不要急于去找答案,也不要急于去相信别人,不妨等等,诚实地记录自己,记录自己的改变和反思。即便放弃一些选择也应心甘情愿,不要抱怨。这个时代给了所有人做5分钟名人的机会,但能否把5分钟延长到5小时,与能力有关。如果始终没有做好,就先把自己过富足。人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出选择,但不存在所谓的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