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左建儒、杨维才研究员应邀做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作了关于水稻氮高效营养的分子机理与应用、被子植物胚囊发育与花粉管导向的分子机理研究的学术报告。
左建儒首先从植物中的氮代谢流程入手,突出了氮代谢与碳代谢的关系,强调了氮在水稻根系、花分生组织的重要作用。本着稳中求胜的思路,左建儒实验室从EMS突变体出发,寻找氮代谢表型相关突变体,筛到了株高、分蘖数、叶色发生显著变化的abc1及其回复突变体are1。通过克服种种课题艰巨性和开创性问题,左建儒实验室就abc1及其回复突变体are1基因的发现、克隆及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到了解释品种间产量差异的一条很好途径,并恰当地将氮代谢和碳代谢网络图关联起来。左建儒的耐力和谦逊使在场师生深受触动。
杨维才就拟南芥中的胚囊发育和花粉管导向问题向现场师生做了生动讲解,他利用偏分离等原理找到了SWA1等突变体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最终开创性提出核仁功能的调控是胚囊发育的关键,而且胚囊中央细胞与花粉管导向有着密切关系等一系列论点,为胚囊发育网络图作了很好佐证。
最后左建儒和杨维才研究员就一系列发育和代谢问题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