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青春 > 创新创业 > 正文

从“催泪一条街”到花开武汉三镇的创业路

核心提示:去年6月10日,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华中农业大学与毕业生座谈时勉励自主创业的亲亲果园团队,希望他们向乔布斯、李嘉诚学习,从小事做起,早日做上“水果大王”。一年过去了,亲亲果园近况如何?日前,在2014年“创青春”湖北省大学生创业实践挑战赛中,他们揽获亚军。拥有20家分店,年营业额1300万,亲亲果园是华中农业大学成长起来的创业典型。今天,让我们跟随记者的笔触,去了解创业背后的故事。

6月8日,汉口台北一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亲亲果园的第20家分店开张。与最普通的店铺开张一样,花篮、乐队、广告、打折、会员,唯独不同的是这家店铺的主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创办人胡勇忙着一拨拨接待客人,母校老师、大学同伴、城管保安、小区阿姨,他声音已然嘶哑;分店店长刘馨忙碌不已,电脑高负荷运转,突然“熄火”,她赶忙拿出计算器和笔记本,快速算账;大四学生曾培源一边摆放水果一边提醒顾客优惠水果的位置,她向一个并未购买水果的老爷爷鞠一躬,说:“您走好,注意地滑!”

2013年11月23日,亲亲果园第14家分店开张(右二为胡勇)

4年创业, 38位员工,20家分店,1300万销售额,白手起家,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靠摆地摊卖水果自主创业;50种水果,30种干果,1000人流量,6.7万日交易额,平均年龄22岁,从凌晨4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周围市民这样评价他们:“质朴、热情、能干、有前途”;从华农“流泪一条街”到汉口闹市,从脚蹬三轮车运货到冷冻库批发,从文弱“齐民学社”干事到“很有攻击性”的“战神”……梦想慢慢变为实现,故事一直在延续。

开荒种了5亩西瓜

对胡勇而言,“创业”并不是他对未来的预设。2007年胡勇高考失利,第二年他复读考上华中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父亲对农业大学和专业有想法。胡勇倒不觉得,认为到哪里都是学习。大一时,胡勇进了学校的“齐民学社”,这是一个关心“三农”问题的社团组织,一群“嫩头青”经常在一起“研究”中国“三农”问题。2009年暑假,胡勇在江夏农业局的介绍下来到了江夏区林港村,并结识了在此处承包荒山种果树的汤立和,这位古稀老人深深触动了胡勇。

2005年,汤立和以69岁高龄承包了位于林港村的300亩荒地,期限30年,2007年荣获武汉市“创业之星”。老人回乡创业、志在富民的事迹深深感染着胡勇。暑假以后,一到周末胡勇就会跟汤立和学习种植技术、交流探讨农业问题。2010年5月开始,立志将“齐民学社”建成五星级学社的胡勇先后5次共计带领100多名同学到林港村劳动参观,年底汤立和免费给胡勇5亩荒地,让他独自经营,胡勇就在这个“大学生创业园”里忙活起来。

开荒岁月

从2010年11月起,胡勇与一群志同道合的社友一起开荒辟地。地里杂草丛生、荆棘满布、树桩林立,没有其他大型机械,只有锄头和双手,锄头坏了就修,修了又坏,手上的水泡被锄柄磨坏形成一个个老茧。他们常常在一起研究如何将300多斤的树桩拔出来,怎样将堆积如山的杂物运走,由于平常课程紧张,开荒只能放在周末,“别人到武大上双学位,我在汤老师果园里进行我的第二学位。”每周六晚上,几个学生一起挤在一栋年久失修的土瓦房,风一吹就掉灰,雨一下就漏水。就这样,历时6月,终于把荒地开垦出来。

胡勇决定在地里种上西瓜,不懂种植技术的胡勇在图书管查阅了大量书籍,按照理论,种瓜的坑要挖50厘米深,周围的农民都笑胡勇是在“挖战壕”。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胡勇的西瓜总算种上了,浇水、施肥、捉虫,一样不少,胡勇利用周末时间到瓜地里忙碌,一天天看着西瓜长大。2011年8月,西瓜成熟,捧着自己种出的西瓜,格外高兴。

胡勇和自己种的西瓜

胡勇对自己的种植技术很满意,但“创业启蒙导师”汤立和除了给他荒地、教他种植技术以外,还给他讲述了他的创业经历。一个个传奇故事在胡勇头脑里徘徊,一个新的想法在他头脑里萌生。

摆西瓜摊开始的创业路

从种瓜到卖瓜,胡勇销售水果创业之路,从摆西瓜摊开始。

2010年仲夏之夜,华农博园食堂门口总有一群学生模样的“水果贩”,他们的工具很简单,一辆自行车、一把秤、一叠塑料袋,他们略带稚气但皮肤黝黑。他们就是胡勇的团队——来自湖南的4个老乡,凑足了1000元,买了100斤西瓜开始摆地摊。21:30晚自习后,同学们开始陆陆续续回寝室,这个时候是他们最忙碌,到晚上12点,他们才收摊回宿舍。从最开始一天卖出300多元到后来的1000多元,胡勇笑称,这些是他们的“第一桶金”。为了节约成本,方便送货,他们买了一台电动车,到江夏汤立和果园进货。

炎热暑假,亲亲果园团队在591公交终点站卖瓜

2011年夏天, 从华农到江夏文化大道,胡勇骑三轮车来回跑了近400趟。中午2点左右,路面温度超过40度,他挥汗如雨使劲蹬着车,把一车500多斤西瓜载回学校。一次车坏了,天又要下雨,胡勇硬是将西瓜从东湖学院推到了华农,3公里他走了3个多小时,几乎虚脱,在汤逊湖大桥上他想痛哭,最后又忍住没哭出来。另外一次,他载着400斤的西瓜刚要上野址湖大桥,车没电了,他一边推一边抹汗。突然后面来了一辆小轿车在他前面停下,询问他是不是大学生,并买了胡勇10个瓜,无论大小都算10斤一个。胡勇感到很幸福,400多斤变成了300多斤,他把车越推越快。胡勇忘不了这些“摆摊”的经历,困难和快乐交织,磨难与幸福相伴。

地摊岁月

为了不打扰同学们的休息,胡勇决定搬出校外居住,辅导员刘进很理解他,想办法帮他做学院领导的工作。他带着团队,每天晚上12点钟回宿舍,清点完货物和账目就凌晨1点,睡两个小时又骑电动车到江夏买瓜,5点到市场,6点买好瓜,8点钟回学校,没时间吃早餐就上课去了。为了使资金流动更快,胡勇将900元租来的房子两间卧室出租给别人,自己睡客厅沙发。他们太忙,衣服放在桶里都臭了,租房阿姨实在看不过去,主动帮他们洗衣服,而阿姨得到的回报是,每天有西瓜吃。

校长邓秀新到“华农店”了解水果销售情况

亲亲果园团队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不再花父母的钱交学费、作生活费;他们还梦想假期回家用自己挣的钱给父亲买酒,给母亲买衣服。2011年,这些朴实的想法他们都做到了。

随着销量的增加,胡勇开始到白沙洲进西瓜。谁知,水果界是有“潜规则”的。胡勇曾听说过:“不赔几万块钱就不知道怎么买西瓜!”胡勇并未被吓到,他硬着头皮去选瓜,结果买了一大堆“白瓜”(未成熟的西瓜),无奈之下,胡勇把所有的“白瓜”都分给平常帮助他的同学。胡勇称,这是拿钱去买教训,他记得,损失最多一次有将近800元。事后胡勇团队不断总结,即使买到了白瓜,当众摔烂、捣碎,不把坏瓜给顾客,不断磨砺造就了胡勇团队。

大学生卖的水果不比一般

早在2010年5月,胡勇的团队便开始谋划一件“大事”。

2010年6月,胡勇开始创办有独立门面的水果经营商铺——亲亲果园。

为了盘门面,胡勇花了不少心思,费用要低、地方要好。可现实生活几乎不存在这样的好事,胡勇说“生活并不是一首诗。”胡勇选的门店在华农前街,被人称为“流泪一条街”,意思是位置太偏僻、门面老旧,做生意赔得只流泪。旁边内衣店的老板直言不讳,对着胡勇说,选这个地方“好苕”(武汉话,喻意“傻”)。胡勇的想法很简单,比摆地摊强就行,于是一群年轻人开始了“亲亲果园”的经营之路。

周围的人对“亲亲果园”并不看好,甚至对大学生摆摊卖水果还颇有微词。而胡勇的团队却认为他们必须走不寻常的路。他们主打清香新鲜、品类繁多、价格优惠、服务优质的销售牌,同时借助学校老师同学队他们的了解,慢慢拉客源,慢慢做口碑。每进亲亲果园,有琳琅满目的水果,有曼妙的轻音乐,有布置可爱的装饰,有笑容可掬的售货员。同时他们还将会员价、促销活动结合起来,生意越做越红火。

亲亲果园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logo,一个调皮可爱的猴子;他们引进了董事会制度,按分红收利,但他们约定董事会只分40%的红,其余60%用于员工工资和福利;他们出售所有的水果均有数据分析统计,并根据经验和所学知识创设了“库存管理办法”和“毛利率运算法则”,“别人赚1000块和我们赚1000块价值和内涵是不一样的”;他们会提前偿水果的口感,并将水果分层分类分级,将不同的消费群体和不同的水果结合起来,盈利高的多进货,盈利少的做人气甩卖;每种水果都有一个小贴士,标明水果的产地、营养价值和适宜人群;他们的店面设计灵感全部来自于他们独创,现代、大方;他们的水果很新鲜,因为他们在批发市场有冷库;他们的水果汇聚了全国优等品种,院士曾为其联系产地;他们有自己的网站,丰富多彩;他们提倡不能单独把买水果看成一种买卖,而是体验快乐购物。胡勇说,“我们大学生的水果店不是走街串巷的商贩,我们绝不比一般”。

亲亲果园创办的网站

团中队中最大的1984年出生,最小的1995年出生,“90后”是主体,平均年龄只有22岁。将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是经济利益,而是相同的信念。团体包含华中农大、湖北工大、中南大学等一群年轻人,他们曾一起到江夏开过荒、种过西瓜,曾一起听过汤立和讲述创业故事。今年大四的曾培源从来没有怀疑自己的选择,她誓将卖水果作为自己的事业。“至少要干10年”,是她一边将橘子整齐摆放成四层一边说过的最多的话。胡勇的一个同学因为特殊情况,10月1日刚刚毕业,但10月8日就成为了3个分店的店长,他不是为了钱,而是觉得团队就是一个家,他相信胡勇当年和他轮流值守水果摊,为他带中午饭,这是最真挚的情感。在大多数人眼里,店长大多工资高、福利好,但亲亲果园的很多店长工资就2500,见习期间还会更少,但他们都“死心塌地”紧跟亲亲果园。“做生意就像买股票,风险很大,但有朋友的支持,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无论销售如何,胡勇说明年要请他们去西藏旅游,即使是掏个人腰包。感情是相互的,胡勇觉得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跟随他的员工实现“终身雇佣制”。

要在母校建立创业基金

未来,亲亲果园还将坚持扩店,到2015年左右使分店达到25个,按照胡勇的说法,销售量上去了进货才有优势,批发成本才会降低,获利才会更大。“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人们对水果销售的看法,把水果连锁这一新兴产业发扬光大。”

“外国的企业家来自于销售,中国企业家来自于地摊”,从最基础、最草根的文化形态到今天略有起色,胡勇感触颇多。他们把自己比喻成小草,卑微弱小,但生命力极强。他们将视野放在500强,着眼中国的水果事业。洋水果冲击中国市场逐渐白热化,中国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的做法不是很好的开始,亲果园不应仅仅把水果买到国内,有朝一日可以把水果推出中国。自我评价“攻击性很强”的胡勇一直将视野放宽到国际,他们要做“水果大王”。

要做就做“水果大王”,这是胡勇团队的梦想

他们一直在改进自己的经营理念,无论是爹爹婆婆的建议还是小孩子的需求,都记录在案,回家研究可行性,如果可操作马上改进。街坊王婆婆很是担心亲亲果园的店面,人员工太少了,这样一点面积,“水果会被别人顺手拿走很多”;张先生说,希望多引进一些热带水果;张阿姨认为水果应该先进先出,保证最大的新鲜程度……这些意见刘馨都认真做着记录。她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几年来,亲亲果园团队一直没有忘记母校,他们约定将来一定要从母校开始做公益,去鼓励那些有创业梦想的师弟师妹。“我们的梦想是设立创业基金”,以贷款的形式资助大学生创业,不是设立奖学金,而是有激励、有压力,让他们获得创业支撑的平台,让那些有梦想却不敢前行的同学敢于迈出第一步。

(资环学院郭旋同学对本文亦有贡献)

  • 微笑
    微笑
  • 流汗
    流汗
  • 难过
    难过
  • 羡慕
    羡慕
  • 愤怒
    愤怒
  • 流泪
    流泪
责任编辑:李禹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