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图为:邓子新院士
图为:林鸿宣院士
图为:朱玉贤院士
图为:桂建芳院士
图为:韩斌院士
图为:武维华院士
□本报记者宋锐 通讯员刘涛 石雨桐 实习生黄田
在华农生科院昨日举行的庆典活动之一——“院士论坛”上,6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别从不同领域细述了生命科学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方方面面的变化。
邓子新:基因技术或可研发新药物
本次论坛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武汉大学药学院教授邓子新院士在药品研发领域提出的新观点。
他介绍,目前,药品研发主要通过自然筛选和化学合成两种方法,但存在药性不稳定、产量低、制药过程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等隐患。邓 子 新 认为,今后药品研发可能会向基因分解再重组的方向发展,“对分解后的基因进行优化或修饰,再合成新药物。”邓子新表示,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研发出新药,还能极大地提高药品活性和生产效率。
桂建芳:生物研究助湖北人吃上银鲫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院士向大家介绍自己成功杂交出银鲫新品种的经过,引起了师生们的极大兴趣。
中国水产养殖总产量已占全球的70%以上,并成为最重要的水产品出口与来料加工国。一直以来,桂建芳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吃上鲜美的鱼。因此,他用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坚持银鲫研究20余年,发现多倍体银鲫具有独特的单性和有性双重生殖方式。据桂建芳介绍,历经十几年,异育银鲫“中科3号”终于繁育成功,已在湖北、江苏等几十个省市进行推广养殖,增产幅度普遍在20%以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仅2013年产量就达到了259万吨。
林鸿宣、韩斌:克隆基因助水稻增产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鸿宣院士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韩斌院士,分别介绍了水稻重要性状的遗传调控机理研究和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林鸿宣谈到自己发现水稻杂交优势基因和杂交劣势基因的经过,并通过克隆杂交优势基因以对水稻品种进行改良提供了科学理论,为最终不断提高水稻产量和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作出 了重大贡献。韩斌则揭示了栽培稻的最早起源地是我国广西珠江流域,解决了栽培水稻起源地这个数百年来一直没有定论的分歧,并分享了其最新开发的在基因组学层面上利用全基因关联分析来发掘和合理利用杂交水稻的新方法。
武维华:植物基因提高磷成分利用率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武维华院士,为大家讲述了他在提高作物磷利用效率上的新突破,通过发现有利于磷吸收和转运的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基因来提高磷的利用效率,并在重要粮食作物——玉米上得到了重要应用。
朱玉贤:乙烯有助棉花纤维最优利用
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朱玉贤院士介绍了棉花的演化过程,他在研究中首次系统性发现了乙烯在棉纤维细胞特殊发育阶段中的关键作用,为棉花纤维最优利用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