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朱宾忠教授与LCP班学子漫谈英美文学的反思批判

核心提示:12月21日上午,武汉大学英语系朱宾忠教授做客我校“博雅书房”,与LCP班学子漫谈英美文学的反思批判。朱宾忠说,LCP班是要培养领袖式学生,而领袖,应当是具有博雅且丰富的人文知识的人。通读各类书籍,是具备大局意识的基础。

IMG_9126

朱宾忠作报告

DSC_3752

在场听众

(文|学通社记者曾彤张佳 学生工作处(部)通讯员马媛 图|学通社记者周鞠蕊曹毓涵12月21日上午,武汉大学英语系朱宾忠教授做客我校图书馆博雅书房,与LCP班学子漫谈英美文学的反思批判。

反思批判:自文艺复兴始

朱宾忠认为,英国人的批判精神并非与生俱来。文艺复兴之前,民众完全听从教会。中世纪的传统教会认为,信教之人应约束自己的欲望,不断折磨自己,通过虐待肉体来拯救灵魂。“肉体快乐”是错误甚至是有罪的。然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大力倡导怀疑与批判精神,并逐步在欧洲社会散播开来。因而,文艺复兴时期及以后的作品,诸如《巨人传》等,表达生存欲望的合理性,“肉体快乐”也逐步得到理解与认可。

朱宾忠解释,不同于其他地域小说,英美文学在政治、宗教批判以及对人性的独特反思方面更为温和,少见“金刚怒目”,多有调侃与嘲笑。政治批判使英国人养成了独立思考和敢于批判的国民性。而批判之后,“国王”这一超脱政党派别的存在,使得人民有寄托自己忠诚的对象,从而使得国家稳定。相较而言,中国人缺乏独立判断与批评意识。文革时流行一句话:巨人举手我前进。人们都向着最高统治者看齐。在朱宾忠看来,这场十年浩劫并不只是统治者的过错,而是整体的问题。缺乏独立批判意识的后果便是从众。从众者,自卫能力也最弱。要想让国家强大,必须从改造国民性开始,个人要有批判意识,即使最亲近的人也要留三分。朱宾忠提倡多阅读英美著作,从书中汲取思想。“读上三五十本英美文学后,不可能不具备批判思维,因为所有的书都在潜移默化告诉读者,持有怀疑、批判态度是再正确不过的。”

人性认知:逐渐接受与包容

朱宾忠认为宗教既能安慰心灵,又会麻痹理性。在美国,一个人敬畏上帝、常去教堂且还清债款就被认为是好人。类似的在中国也有“君子有三畏”之说:畏天,畏地,畏人言。他说,西方与我国优秀思想同源现象很多,然而他们的强烈质疑精神使得精华被保留传承,在中国却发生断裂。

朱宾忠谈到,英美小说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反映了对自我生存欲望的提倡和对传统基督教会观点的批判。文艺复兴时期肯定了人们对肉体的欲望,这种思想在《十日谈》等著作中均有体现。到17、18世纪,人们对自我荣誉与价值的实现得到了肯定。18、19世纪的文学作品也逐渐接受了“人可以犯错”的观念,集中体现在爱情方面。例如《德伯家的苔丝》中主人公苔丝就是一位曾有着不堪情史的女人,最终她的过往被男主人公接受。在当时的西方社会,苔丝已被作为一个正面形象被大众接受。朱宾忠也通过《呼啸山庄》向大家展示西方文学传递的人人平等、抑制人性之恶、宽容人性弱点等思想。

学会阅读:读完原文做摘要

朱宾忠提倡学生选择读文艺类著作去读,因其内容有趣、文字优美易习得,能丰富同学们的生活经历,使人更加通达、宽容、博爱。比起译本,朱宾忠更偏向于读英文原著,因为文学作品最优美的姿态一定体现在母语中。

如何阅读英文著作?朱宾忠提出四点建议。第一,要选择与本年龄段相符的题材,如爱情、侦探类;第二,优先选择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作品,因为其塑造的人物形象更鲜明深刻,故事情节也更生动;第三,尽量选读长篇小说,因为短篇小说对英语功底要求高,长篇小说更适合于初读者;第四,可通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并随之形成相应风格。他还建议按照书的厚度来制定读书攻略。如:300页左右的书可以制定计划一个月内读完,厚书则可拉长战线,100页左右的小书则可随身携带,利用零碎时间阅读。读完后做英文读书摘要,内容可包括作者介绍、人物分析、语句摘录等,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

朱宾忠提醒道,阅读书籍,事关专业要系统,无关专业不系统。毕竟,好书不是一遍就能读透。他认为,“散漫读书,随意浏览,不求甚解”,最终一定会构成知识节点的某一块。

提问环节,有同学问,“让文学承担对现实的批判是否会太沉重?”朱宾忠认为,文人应具有担当意识。文学的使命,是让社会朝更明朗的方向前进。作家,更是社会的良心与道德标杆。作家的重要使命是批判社会,而非自娱自乐。朱宾忠说,LCP班是要培养领袖式学生,而领袖,应当是具有博雅且丰富的人文知识的人。通读各类书籍,是具备大局意识的基础。

  • 微笑
    微笑
  • 流汗
    流汗
  • 难过
    难过
  • 羡慕
    羡慕
  • 愤怒
    愤怒
  • 流泪
    流泪
责任编辑:盛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