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们下到池塘捕鱼
(文|水产学院通讯员苏玉晶 教务处胡芬芬 图|水产学院通讯员张慧慧 石力)近日,教务处、水产学院组织了水产养殖跨学科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吸引了来自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科动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等十余个学院对水产学科感兴趣或与水产学科有交叉合作意向的近30位青年教师参与。
水产跨学科研究前景在何方?
5月7日下午,水产楼209会议室,水产学院院长王卫民教授为“青椒们”做了一场有关水产学科科研现状与发展趋势的专题讲座。王卫民将教育科研联系生活实际,从微观和宏观上介绍了水产专业的学科地位、学科概况、产业地位、中国渔业乃至世界渔业发展现状及其科技成就。
水产学科专题讲座现场
谈到水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时,王卫民指出,水产品是人类动物蛋白的一大来源,具有重要的食物替代价值,在扩大国内就业、出口创汇、人类强身健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盐碱地面积不断扩大的现实情况下,由于盐碱地可以进行水产养殖,水产养殖业极具发展前景,我国在“十三五”期间计划大力开发盐碱地域的水产养殖产业。同时,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含量高又易于人体吸收,对改善人类膳食结构乃至提高国民素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谈及我国水产产业现状时,王卫民介绍到,目前我国水产品养殖产量和发展速度在世界名列前茅,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校水产学科实力不容小觑,在全国排名第三。同时,王卫民也指出我国水产养殖业在种质优化、渔业病害防治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在水产经济、渔业设备与工程管理、渔业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相对落后,亟待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展望渔业发展未来,他总结道:“挑战与机遇并存,积极应对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水产学者眼中的一鱼一世界
交流环节,王卫民与青椒们分享了与水产相关的科普知识与人生经验。
“这是什么鱼?”王卫民答曰:“是鲥鱼!它是非常珍贵的一种鱼,味道鲜美,鳞片也可以吃,但已经濒临灭绝,所以我国引进了美洲鲥鱼来代替它,据说能卖到2000多元一斤。”谈吐间对美味的向往也激起了人们对鲥鱼的种种遐想。
“哪种鱼最难养?”王卫民答道:“当然是鳜鱼,因为它开口要吃活鱼,即使是小小的鱼苗也要吃活鱼,它是宁可饿死也要吃活鱼,所以市场上卖得那么贵是物有所值的!”
“哪种鱼最好吃?”这个与美食相关的问题引起了“青椒”们极大的兴趣。王卫民的回答则是“不在鱼的品种,全在做鱼的功夫上。我推荐的是鲢鱼,它也是我们水产学院创始人之一易伯鲁先生推荐的,因为鲢鱼以天然的绿色植物和浮游生物为食,环保清洁而且物美价廉。”接着,王卫民向“青椒”们传授了如何做鱼煎鱼的全过程,俨然一位美食家。
水产基地负责人金晖带领青年老师们参观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魨欲上时。怎样安全地享受河魨带给我们的美味呢?”动科动医学院王荡老师给大家回忆了一段自己品尝河魨的冒险经历并提问。王卫民提醒大家一定要请有资质的厨师进行烹饪,同时要注意避免食用河魨的鱼血和肝脏。
青年教师进行人工挤卵
最后,外国语学院龚献静老师就如何增强水产专业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归属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王卫民表示,要进一步深化水产专业导论课程改革,提早让本科生进实验室、进课题组、进实习基地,尤其要进一步拓展和发挥校内水产实习基地的作用。
青椒们亲自动手繁育武昌鱼
5月,南湖水产教学实验基地波光粼粼,鸢飞鱼跃,此时正是鱼类繁殖的黄金时节。9日上午,青椒们来到水产基地体验团头鲂(俗称武昌鱼)人工繁育过程。
青年教师给受精卵进行脱粘
水产基地负责人金晖老师首先带领青椒们参观了水族箱、养鱼网箱等,介绍了许多有关鱼的历史和故事,譬如蛋种金鱼从清朝雍正年间便有明确记载,凭借其新奇的形态至今备受人们喜爱。在参观基地养鱼网箱时,金晖现场展示了自动投饵装备,向青椒们介绍了鱼类投食的要求和技巧。
水产学院高泽霞老师为青椒们讲解了团头鲂等一般家鱼的孵化流程、鱼苗出膜后不同生长时期的进食情况及实验注意事项。随后“青椒”们分组开展实验。只见几名胆大的男“青椒”们头顶黄草帽、身穿下水裤亲自下到池塘里抓起用于实验的武昌鱼亲本。在水产基地彭智老师的指导下仔细辨认雌雄,进行人工挤卵授精。“青椒”们认真体验着人工授精整个流程。最后,每位“青椒”都获得一个鱼卵培养皿,可将鱼卵带回家体验孵化过程。根据活动安排,鱼卵孵化成功后,青椒们会分享心得体会进而加深对水产养殖课程的理解。
实验基地彭智老师为大家讲解人工授精过程
活动结束时,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娟老师说:“这次活动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让我们对水产专业和水产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有利于我们针对性开展教学和教学改革,希望学校今后能更多地组织此类活动,更多地关注青年教师成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