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雅琪( 资环)
继2015 年两会过后,“双创”成了热点词汇。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的经济要适应新常态,最大的挑战就是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大势所趋。
创新就像是国家的血液,流干了,没有再造功能,那这个国家也就死了,不复存在了。中国现在的社会急需这来支持这个庞大的体系运转,但是从小它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其原因之一就是教育体制:当你好奇的想与大自然接触时,你却要徘徊于各种补习培训中;当你想去读读课外读物时,你不得不选择了各种教辅资料。在现在这种残酷的教育体制中,大部分孩子的天性都被扼杀了,最后变成按部就班的书呆子,哪会有想象力,又何谈创新呢? 所以创新得从娃娃抓起,释放他们的天性,举办一些发明大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将他们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
创新、创造并不是复制、制造,它需要的是原创,由不存在变为存在,由从没人使用过到施惠于大众。在普遍缺乏创新的社会中,若你能想出一个好点子、好创意,那么就会在同辈中略胜一筹。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招聘时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方式选拔人才,就是想看谁更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从而为公司创造财富。为什么中国没有掌握一些核心科技,只能生产复制一些零件、机器,用我们的资源、人力去为他国带来巨大的利益。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我们创新少,掌握不了核心技术,只能是个生产制造大国,而不是一个科技发明强国。我们不应单单只追求made in China, 而应该提倡invent in China or create in China。
很多时候,创意或是小点子只是在原物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善,就会有巨大的变化,要么能满足人类的某项需求,要么能节约资源,带来更大的收益。最近比较火的一款叫“足记”的手机软件,只是在原美图的功能上裁剪,打光了一下,再配上中英字幕,就展现出了电影效果,瞬间变得高大上,既满足了人们的一种审美需求,又增加了生活情趣。美国的一台燃油机正常情况下是会漏几滴油,但一个青年稍微做了一些调整,减少了两滴,就因此获利许多。在这种程度上看,当你想到了或观察到了别人忽视的小细节,并动动脑子改造一下,那么有很多都是有着无限的潜力可以挖掘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会成为一种趋势,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虽然这么多年一直在提创新,可我国依旧只是在原地打转。如何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需要国家政策的鼓励与支持,激发大众的活力与动力,建立完善的法律来保护知识产权,通过一些改革举措,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创业基金、资源与机会,让新一代用智力换取资本,将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传统的技术上,进一步进行改革与创新,学以致用,实现他们的理想,证明他们的价值。如果说支撑一个人活到现在的是思想,那么支撑一个国家长久走下去的是创新。唯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能适应经济改革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