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坛现场
董平谈儒家博爱观
互动环节碰撞出思想火花
(文|学通社记者王志琦 校团委通讯员孙婉秋 图|校团委通讯员 郭仪雄)5月22日晚,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董平做客我校狮子山讲坛。对照西方基督教“博爱”理念,围绕儒家核心概念”仁“,他从家庭、社会、自然界三个层面剖析,阐述了“爱满家庭,爱满社会,爱满天地,即是大道之行”。
家庭,是博爱的基础
相较西方哲学,儒家文化更重视家庭伦理观念。董平从儒家文化出发阐释了“天伦”与“伦理”,一个人自出生其父母和家庭关系是固定的,这就是“天伦”;在一个家庭中每个人都有名分即角色身份,一个身份对应一种关系,这就是“伦理”。
孔子曾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古希腊先哲柏拉图也坚信“教育就是唤起对自身本质的回忆”。从中西方思想滥觞对教育的同质性见解谈起,董平提到,“仁”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德性,教育的本质就是启迪“仁”,使人回归本质从而接近或实现完整人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他表示在”仁“的教育中,儒家格外重视家庭。关于家庭与博爱,他解释到,“儒家重视家庭,是因为在家庭的生活中可以培育起道德主体意识,进而明确心中责任,播撒博爱的种子。”此外,他认为,儒家强调的“名”与“分”,实际上就是家庭中“角色对应”与“责任实践”的关系。
社会, 需要仁义支撑
“只有对‘名’下所有之‘分’达到了自觉或娴熟的状态,才能从家庭学习中拿到走向社会的入场券。”他用看电影买门票的常理小事,将仁爱从家庭引到社会。他引述孟子之语“仁,人心也;义,人路也”,指出“仁”就是进入社会的门票。他认为,一个人想在社会中立足,需要做到仁和义。同时,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需要仁义作支撑。
“亲亲而仁民”,根据解释即要合乎“礼”的规范,则必然出现“有等差”之爱。对此,董平持保留意见,他认为这并不是“等级分明”的狭隘之爱,“凡合乎礼的就是爱,名分不一样,礼不一样,从而使得爱的表达呈现方式也不一样。”他解释道。
爱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讲述了家庭伦理、社会关系之后,董平不忘告诫大家要关爱环境、保护环境。“仁民而爱物”,他表示,人的生活状况和自然界的生存状态相关联,自然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因此,人要良好生存,就要悉心关爱环境。他认为,这不仅是在表达对自然之爱,在一定程度上更是在表达自爱。
联系我国勤俭节约之传统,他提醒在座同学不应让迅速富饶的物质生活掩盖了传统根基。他以树引人,“正如树木一样,有了根基,才能成为参天大树。树有根,才有叶;人有本,才有末。”他认为,要达到博爱之境,必须要有本。就如同大树,必须要有根,无论树干树叶饱受风雨,只要根还在,依旧能成为参天大树。
我校应化专业1402班阮翔早在百家讲坛就听过董平主讲的《传奇王阳明》,慕名而来的他一口气提出三个问题,董平一一给予详细回答。对于他所提中儒家如何解决义利观,董平认为,“利”与“义”的关系不是对立,而是对立统一。儒家肯定人追求“利”的合理性,但为保证其长久性,需要对“利”进行界定,因而这个由“社会人”共同认可的对“利”的限制准则,便是“义”。信管1401班吴卓青一直身揣“哲学情怀”,全程听完讲座之后,他满足地说,“董平老师讲课很幽默,举了很多例子,深入浅出,理科生表示听的很过瘾!”
【人物链接】董平,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2010年3月28日起在百家讲坛主讲《名相管仲》,2010年12月10日起在百家讲坛主讲《传奇王阳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