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南湖视点 > 正文

【大讨论】奉献者之歌(四)(2006-2010)

核心提示: 自1984年设立教学质量优秀奖以来,我校共有306人次教师荣获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3880人次教师获教学质量优秀二、三等奖。正值学校开展以“创新方法提升质量”为主题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之际,教务处选摘历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获得者和教研室在教学改革和创新过程中的优秀做法分五期编辑刊发,以飨读者。年代虽然久远,但其教学改革思路和手段对我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动科动医学院教授姚宝安(2006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耕耘一生 不断创新

他投身教学42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以科研促进教学。努力培养青年教师,做好传、帮、带。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教学中注重求新,自制标本、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教学。

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副教授青平(2006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全心投入 务实求真

他在教学中坚持“一个贯穿”“四个突出”,“一个贯穿”即在教学全过程中贯穿教书育人思想,注重以华农独有的文化和价值观教育学生,培养科学情怀和奋斗精神;“四个突出”即突出教学的操作性、规范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禀承“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传统,鼓励学生打好坚实理论基础同时,加强操作技能训练,注重走出课堂开展社会与市场调查,做“草根学问”。

理学院青年讲师徐艳玲(2006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勤学善思 踏实认真

她作为一名基础课教师,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全身心投入课堂,认真讲好每一节课。教学中严格抓好“备,教,导,结”四个环节,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培养,采取不同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评价是“教学认真负责,态度严谨,思路清晰,有条理,为人和蔼可亲,笑容温暖”。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陈雯莉(2006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勤于探索 诲人不倦

她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理论、实验和实践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课堂上注重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实验教学重视细节,强调独立,鼓励探索。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郭爱玲(2006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厚德务实  教书育人

她“严”字当头,全身心投入,努力践行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每课必备、每课必练,重视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毕业论文质量。

植物科技学院教授边银丙(2006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教研结合 致力创新

他满腔热情投身教学,认真开展研究型教学。重视将学科最新进展引进课堂,将科研最新成果用于教学,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将验证性实验课改为探索性实验课,将单一性实验改为综合性实验,将教学实习小组与科研课题小组结合,激发了学生投身创新型研究型课题的兴趣。

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蔡建波(2006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全心投入 激情感染

他全身心投入课堂,善于用激情感染学生,探索“三位一体”实验教学模式,着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投身于环境工程新专业建设,关心学生就业,时刻跟踪毕业生发展情况,倾听用人单位的意见,并在教学中加以改进,深获学生好评。

水产学院青年副教授李大鹏(2006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做课堂舞者 铸教学之魂

他将课堂视为舞台,注重将实践和科学前沿讯息同理论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时尚元素到传统的教学中使学生快乐地学习,课堂气氛活跃,逻辑性强;重视实验教学和学生科研能力培养。 

文法学院讲师李厚刚(2006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春风化雨  共建精神家园

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面对课程改革和师资暂时不足的双重挑战,主动承担各项任务。认为“学生不上课,学生有责任,教师也有责任;学生不听课,学生有责任,教师更有责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并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上注重联系实际,加强针对性,提高吸引力;教学方法上努力整合与创新,细节求精,过程求实;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促成学生知行合一。

水产学院副教授马徐发(2007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关爱跨时空  激情聚课堂

以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为第一课堂,以寝室、办公室为第二课堂,以网络为第三课堂,跨越时空,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探讨,将“涉猎—质疑—否定或接受—新创”贯穿教学活动始终。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国安(2007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全心传真知 无悔四十年

理论联系实际、课堂结合生产、科学研究充实教学内容,形成“提问题、讲原理、找现场、查虫情、做分析、写报告”的教学链新模式,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副教授刘颖(2007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学思并重  教学相长

运用驱动式案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听一点,说一点,读一点,写一点”,把学和用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所授课程形成了“跟踪学科前沿与教学过程的研究性、课堂内外结合培养能力的实践性,深化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创新性”等特点。 

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张国忠(2007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 ): 注重实践  创新教学 

革新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根据学科发展进程,及时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引入教学,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注重课外教学和课外指导,拓展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注重阐述理论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兼顾学生学习兴趣,增加自由实践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意识及学习兴趣。

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副教授刘梅(2007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教为不教 学为创造

师生间“交互主体”,共同探索和尝试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改革实验教学方式,将实验项目整合成若干课题,使学生掌握了实验操作技术和仪器用具使用方法,训练了科学研究思维,培养了创新精神。

园艺林学学院副教授杨晓萍(2007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潜心教学  着力创新

教学始终贯穿教书育人的思想,突出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突出重点内容、突出关键技术、突出过程考核,突出实践育人,尝试开展参与式教学,热心指导第二课堂,推广茶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指导大学生创新基金、挑战杯,获国家级、省级奖项多项。

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史志华(2007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科研促教学  激发求知热情

以高新仪器、高新技术、高新手段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科研促教学,注重将科学的新进展引入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科学研究项目为例,启发学生,引起他们对学习和研究的浓厚兴趣。积极主动投身于地理信息系统新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近三年年终考核均为“优秀”,2007年获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刘晓宇(2007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激情启迪智慧 热心培育人才

及时将科学研究成果和学术交流最新信息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对学习理论和实践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探索双语教学增加课程实用性,采用专题讲座增加知识的系统性,增加时政新闻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熊立仲(2007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教无定法 倡导自主学习

教无定法,敢于创新,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学生需求和认知规律出发,探索“教、学、研、考、用”五位一体联动教学模式,使学生从“浅入、基础、深入、再深入、浅出”的教与学过程掌握知识,培养创新思维,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好评。

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副教授梅昀(2008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 :教为不教  学为创造          

探索形成了“五段式”教学模式,即专业知识传授——实践技能培养——教学信息反馈——自主学习研讨——教师总结讲评。教学内容体现前沿性和实践性;教学过程注重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谭鹤群(2008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教研相长强能力 以身作则育英才                  

注重将学科领域科研新成果有机融入教学内容,锻炼和强化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授课激情洋溢,课堂气氛活跃。注重教书育人,言传与身教并重,既喜欢在课堂上“借题发挥”阐述做人做事的道理,又注意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一言一行影响和启发学生。 

文法学院副教授王德强(2008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冬雪峻人  甘为拙师                           

课堂管理以严厉著称,学生课下交流则“有求必应”,形成了“激情、实践、互动、严格”的朴实教学风格。善用法学人的基本理念“依法治班”,甘为一名勤勉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被学生评价为“博学但亦温厚如父的好老师”。

理学院讲师王建勇(2008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 注重案例教学  矢志教学改革

教学中融入大量案例,采用“案例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归纳分析总结”的新教学三步曲,探索构建了“导、教、诊、践、考”五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热心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积极投入计算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动科动医学院教授郭爱珍(2008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理论联系实际  产学研相结合             

坚持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将科学新进展与科研成果引入课堂,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热情。积极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将产业服务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技能和专业感情,突出实践育人。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姚明镜(2008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静心教书   潜心育人                

教学中秉承教书育人、质量第一的理念,全身心投入基础课教学24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常说:“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对学生慈母般的关怀和对教学工作孜孜不倦的追求诠释了“身正为师,德高为范”。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何慧(2008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匠心耕耘不知愁 培育桃李亦风流   

从教26年来,精心打造精品课堂,匠心培育食品科技人才,诚心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治学严谨,寓爱于教,注重将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及成果融入教学;耐心解惑,注重德育,常对同学们进行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鼓励他们自强不息,成人成才。

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谭文峰(2008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以研促学 寓教于思

潜心于精选教学内容,不辞辛劳开展野外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与科研能力,以研究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真精神;将社会热点引入学科理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寓教于思,寓教于乐;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以身作则,以德育人。 

水产学院副教授张敏(2008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倾心教学  激情感染  

及时将科学研究成果和学术交流最新信息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对学习理论和实践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实用、生动。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己任,与学生平等交流,以导师的身份引导学生,以家长的亲情关心学生,以朋友的友情帮助学生,亦师亦友,深受学生喜爱。

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刘凡(2009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 厚积薄发  言传身教

27年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并带领学生进行野外实习,深厚的知识积淀,严谨的逻辑思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强烈地吸引着学生主动、自觉地去探寻地学世界的奇趣变幻。

园艺林学学院副教授张斌(2009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教无止境  育人为乐

以学生为本,探索并实施“科尔布学习模式”,善于发现每个同学的优势与不足,因材施教;坚持课堂内外相结合,开展环境教学方法,巧妙地将设计课和工程课结合,促进学生知识融会贯通。

文法学院教授万江红(2009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 教研相长  春风化雨

长期坚守教学第一线,努力开展研究性教学,综合运用讨论法、双向互动法、角色模拟法和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坚持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同时吸纳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强化实践教学。主持建设《小组工作》省级精品课程,出版教材多部,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

体育课部副教授邱玲(2009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 以人为本  寓教于乐

将体育健康理论知识贯穿于体育教学全过程,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健身性、娱乐性,把舍宾、普拉提、形象提升等时尚健身元素引入课堂,建立了以健身为中心、以运动处方为途径、设计练习内容和方法的健身教学体系,深受学生欢迎。

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副教授胡银根(2009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 精心教书  潜心育人

精心谱写课堂育人、实践育人和行为育人“三部曲”。课堂育人,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启迪学生思维。实践育人,通过课程实践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专业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社会实践力求社会调查有建议、咨询服务有成效、规划设计有价值。行为育,为学生当好专业导航员,做好班级勤务员,任好实验管理员,扮好心理辅导员。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李秀娟(2009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爱心授课  快乐育人

她鼓励学生在课堂中随时提问老师,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又善于释疑的能力;积极探索探究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师生感情,努力构建和谐课堂。

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陈红(2009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 强化实践  注重创新

探索可视化教学,促进学生找到创新原点;践行工程化教学,促进学生形成系统思维;开展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多次指导学生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奖,被学生推选为工程技术学院最受欢迎老师之一。

理学院讲师方红(2009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 授人以渔  学以致用

通过案例教学来诠释抽象的数学理论,使之生动有趣;重视培养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指导学生多次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参编教材多部,学生评价说:“您是我学生生涯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

水产学院副教授顾泽茂(2009年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关爱学生  关心成长

授课中以“关爱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关心成长,提高创新能力”为特色,将理论、实践、趣味和互动融合,引领学生享受学习、体会知识价值。他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带领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和服务三农,多次推荐和帮助学生找到工作,与学生友谊深厚。

理学院副教授汪晓银(2010年教学质量优秀奖):锐意改革 忘我工作

他讲课注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深奥问题通俗化、抽象问题形象化的“三转化”,巧妙地把数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他锐意改革,忘我工作,带领着年轻的教学团队,实现了我校数学建模从小变大、从弱变强的蜕变。近两年我校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奖18项,获奖数量列湖北省高校前三、全国农林院校第一。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姚家玲(2010年教学质量优秀奖):教研融合 注重实践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深层次地探究式学习,探索出在基础课实验教学中推进研究性教学的可行方案。运用案例法、概念图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阶梯式递进的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学会思考。同时,注重将新的科研成果及时引入课堂,吸纳学生参与课题研究,提高学生研究能力。

动科动医学院教授彭克美(2010年教学质量优秀奖):辛勤耕耘 打造精品

注重教学改革,建设的《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课程入选国家首批精品课程,2010年两次应邀在相关会议上作“坚持深化教学改革,建好国家精品课程”的报告。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彩色版《动物组织胚胎学》,广泛被吉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都能够50多所院校采用,受到读者的高度评价,先后被《中国大学教学》《科学中国人》等进行报道。

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刘睿(2010年教学质量优秀奖):潜心教学,甘为人梯

善于不断吸收与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情景式、启发式、支架式等教学方法,将讲台变为学生参与的平台。关爱学生,培养和谐师生情,做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实习就业的“推荐者”、学生信赖的“倾听者”。作为核心成员积极参与了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等6项教学建设项目。

体育课部副教授李建波(2010年教学质量优秀奖): 爱岗敬业,追求卓越

课堂上积极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示范法、应变创编法等方法,注重师生互动交流,课堂松而不散、活而不乱。以“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将科学锻炼方法、运动损伤防治等健康知识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中,强化了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所主持的《自身防卫》课程2006年被评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008年被评为优质课程。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秦军(2010年教学质量优秀奖):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在英语教学课堂中重点突出6个字:语境、案例、规范。方法上重视学生的个体探究与团队合作并重,课前阅读、思考提问、撰写项目、展示答辩等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文献查阅阐释水平、项目英文撰写质量、学生互评等状况来进行整体学习质量评价,曾获得2010年学生评分全院第一的优异成绩。

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教授陈银蓉(2010年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为本 矢志不渝

在教学中,注重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结合;“问题式”“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融合;基础理论、学科进展、热点和前沿等三层次的知识衔接。课堂上善于步步深入设问,层层展开推理,用优美的语调、变换的手势,循循善诱,使学生“心与灵”都融入课堂,领悟专业知识的精髓。

文法学院副教授田北海(2010年教学质量优秀奖):锐意创新 言传身教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五个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与学生全方位互动;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吸收学生加入课题组,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研究;创新实验课程教学与实习实践指导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教改实践与研究相结合,以科研、教研成果提升教学;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以专业热情感染学生,以真情感动学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姜道宏(2010年教学质量优秀奖):润物无声 潜心育人

精选科学故事,诱发学生创新欲望;将科研成果融于课堂,与学生分享科研心历;加强教学研究,主持湖北省精品课程建设和湖北省教学改革项目;强化实践教学,开放实验室,接纳本科生访学,有多名学生从本科二年级进入实验室直到博士毕业,他们相继在PNAS、《Journal of Virology》《Evolutionary Biology》等知名刊物发表论文。

工学院讲师熊利荣(2010年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相长 师生并进

根据工科特点,十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SRF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实验环节为纽带,大力开展创新性实验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生专业技能。多次吸收优秀学生进入课题组开展科研,在师生探讨中共同进步。

(整理人:吕叙杰 审核人:肖湘平)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