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学校举行教师节研究生导师座谈会

核心提示:9月9日,我校18位中青年研究生导师代表以“师道·育人”为主线,分别围绕“导师是研究生的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如何对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进行分类指导培养”、“导师如何在吸引优质研究生生源方面发挥作用”、“如何加强学术团队文化建设保证学科可持续发展”以及“新时期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主题展开座谈会,畅谈从教以来的育人心得,用真言、真爱、真情来纪念第31个教师节。

教师节座谈会

座谈会现场

(文|研究生院通讯员 柴倩 王译 图|研究生院通讯员 陈华伟)9月9日下午,学校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庆祝第31个教师节暨研究生导师代表座谈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教授、副校长张献龙、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代表、校级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代表以及导师“教书育人奖”获得者、管理干部代表等18人与会交流,座谈会围绕“师道·育人”为主线展开,导师们用自身经历阐述了个人的心得体会,以此表达对教师这一崇高职业的感激之情。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韩鹤友主持。

“底子薄”不可怕,科研需要一往无前的精神追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启发在座谈会谈到当年求学阶段“底子薄”的时候,他结合座谈会教师代表的观点提出了两点体会,第一是研究生导师要引导研究生确定好人生目标,第二是研究生导师要为研究团队确立奋斗精神。面对部分学生对待学术课题畏难的情绪,只有将人生目标和奋斗精神结合起来,才能克服学术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他风趣地以家长类比研究生导师的指导风格,“三流家长做保姆,二流家长做教练,一流家长做榜样”,认为导师更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楷模和榜样。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张启发教授引用了毛主席的话,“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那么对于导师而言,更应该要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同时,导师要鼓励自己的学生树立信心,成长为研究领域内的一流专家。

座谈会上,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安录教授认为,导师自身应为学生树立勤奋好学的榜样,先天不足没关系,“不足”反而是自身成长和责任担当的动力。他以自身为例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本科没有接受过系统土地资源管理知识学习的他通过个人的勤奋努力,恒定专一地在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内不断地取得了突破,最终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当他的博士研究生在迷茫彷徨无助的时候,他总会用自己的例子给予鼓励,帮助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在他的激励下,他所培养的一名非土地资源管理本科背景的博士研究生已成长为广西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他认为,导师要保持激情,终身学习,加深学术造诣,始终要有一桶水给学生。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韩鹤友提到了张启发教授曾为全体博士研究生写的一封信,这封信已经在网上大量转发了多年,体现了广大师生对师道育人的价值认同。他强调,导师首先应可为师,能为师。做老师的要不断为自己增重,增加学术的分量,增加做人的分量;其次,融洽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要将“管住”研究生向“管好”研究生转变;再次,导师应于高处立,于平处做,于低处行,在思想上引领学生,在学术上以平等态度对待学生,在为人上应与学生相互尊重。他还认为,“一流导师导思想,二流导师导方法,三流导师只管住学生”,他引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院士的话作为以指导培养研究生的参考标准,“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只有导师把学生顶在头上,学生才会把导师扛在肩上”。

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2014年新聘博士研究生导师、文法学院万江红教授表示,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在学生群体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凡导师产生的不良影响,将会导致部分学生内心中导师崇高形象轰然崩塌。古谚有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万江红教授谈到师生关系一旦建立,可能将成为终身的关系,良善师德,乃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乃是师生之间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尊重,相互为荣的融洽氛围的基础。

“教书育人奖”获得者水产学院马徐发认为,导师作为研究生第一责任人是责无旁贷的,导师要做到三个“对得起”:导师要对得起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要对得起共同度过的科研时间,要对得起学生付出的贡献。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有舍我其谁的气概,当面对学生网恋,中途退学的情形时,不能推卸责任,熟视无睹,要全力以赴地将学生扭转到正轨上。他认为谈到部分硕士研究生提前转博及调换导师的现象时,认为只要有助于研究生的成长成才,都会一直支持下去。

管理干部代表、植物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魏友伯以学院以及导师如何以需求为导向做好研究生工作为题进行了交流:一是以小见大,帮助研究生树立远大的科研志向。从 “一生只为一棵苗”的学生思想困惑到引发“绿色革命”的思考,谈到只有了解学生需求,才能帮助学生从思想认识上转变,走向学术前沿的科技之门。二是主动出击,搭建分层分类培养的学术文化平台,通过“问学斋”、“硕彦计划”等师生学术互动,加强师生相互了解,让“学术牛人”走进学生,让学生受到熏陶,树立高远目标。三是多措并举,切实将奖助优惠政策倾向优质生源。通过优质生源助学金的经济补贴,暑期学校、学术夏令营等学术活动的成功举办,注重科研能力发展、不唯GPA论等学术评价规则的实施,使学生感染到浓郁的学术氛围,切实得到生活保障,快乐的学习、愉悦的生活。

学硕专硕一视同仁 ,分类指导勤加培养

2013年新聘博士研究生导师、工学院教授王巧华结合所在学院研究生培养实际,强调了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侧重点。她以农业工程学科为例,认为要尊重专硕与学硕的培养学制存在的差异,因材施教,她强调专业型硕士应将时间投入到基础实验、硬件设计及样机试制或者软件开发;而学术型硕士更应当“软硬兼备”,除了上述相应的实践过程之外,还应当在理论学习上进行学术训练并取得相应的阶段性学术成果,如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或者学术文章。在态度上,对待专业型与学术型硕士应当一视同仁,要打消因调剂成为专业型硕士学生的顾虑,消除可能存在的松懈和自卑心理。

2014年新聘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姜存仓表示,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在招收录取时定向已经明确。学术型对学术科研能力培养的偏重相应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专业型硕士在转博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使得学生在认知上存在偏差,转导师、转专业因此也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只有加强分类指导,明确分类培养目标,在同一实验室或平台内搭建学术共同体,才能帮助不同类别的学位研究生解决侧重方向不一致的现实问题。

如何挖掘吸引优质生源:导师应学会享受指导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全过程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植物科技学院教授彭少兵指出,导师在发掘优质研究生生源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在植物科技学院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实施优质生源培养计划,每周日晚七点至十点是属于彭少兵教授科研团队的黄金时间。他们会将这段时间投入到读文献做实验等集体学习当中。通过例会式的交流谈心让导师了解研究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烦恼,导师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既加深了情感又帮助研究生培养良好习惯,明确学术目标。也正是因为每周一次的这样一个过程,彭少兵教授从本科生群体中发掘出不少优秀苗子,使得部分优秀本科生在学业阶段完成之后快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管理干部代表、动科动医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刘嘉谈到,该院从吉林大学毕业的郭梦尧老师,利用回母校开会的机会,携带50本导师手册,跑到吉林大学学生宿舍、自习室一本一本地发放,令人十分感动。她认为,在招生环节中,学院做红娘,为导师与优质生源建立各类沟通渠道和灵活的交往机制,给学生在选择导师上提供更多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十分重要,导师积极参与招生,使师生间有更多对话和双向选择的机会,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用爱与人格魅力构筑和谐师生关系

2013年新聘博士研究生导师、食品科技学院徐晓云教授谈到师生关系,认为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她以自己真情陪伴一名优秀且贫困成长真实经历和体验为例,分享了她的感悟——通过陪伴和呵护来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小巨人,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她认为,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可以进行自我教育的。她鼓励研究生以“发展自己、挑战自己、建设自己”为目标来规划研究生生活,以导师的人格魅力,来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并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陪伴在身旁,通过适时适当的鼓励和支持,让学生觉得“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把学生的优质潜能转化为动力,通过动力转化为科研成果。

2014年新聘博士研究生导师、动科动医学院教授张利生认为导师应树立自觉学习的榜样,宁断一指、不伤九指;与学生相互尊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生共同发展。2014年新聘博士研究生导师、生命科技学院教授胡涌刚认为应该永远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尊重学生,个性化帮助学生设计课题,由简到难的实验训练,增强“打中靶心”的科研成就感;他严格管理、勤于监督、及时纠错,利用学生的不同学科背景,互相学生;当学生犯错,他用“加糖式喂药”的方式,让学生接受批评、乐于改正。同为2014年新聘博士研究生导师代表、信息学院教授谢为博以身作则,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以制度建设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团队是科研人才赖以生存的战斗堡垒

“教书育人奖”获得者、园艺林学学院谢从华教授从我校“围绕一个领军人才,带领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带动一个富民产业”四个一的特色发展模式开始谈起,他认为团队建设需要重点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学术科研团队成员要“以心相待”,用家庭的温馨氛围自然汇聚,团队成员无论生病或者有困难,都会相互照顾,坚定地站在一起;二是学术科研团队应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所选的研究方向应当是可持续的课题,大家合力攻破学术难题,三是学术科研团队应致力于同一个科研目标,团结合作,扎实钻研。

园艺林学学院教授王彩云认为,团队应以学术为主线,注重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团队文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团队成员影响很大。她将所在实验室文化形成了“52314”这5个数字组成的代号,其蕴含的“我爱花世界”的心灵温暖是积累传承实验室文化,提高核心凝聚力的精神家园。在激励学生方面,应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对于有学术潜质的学生资助其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在制度建设上,要善用奖励机制,设立不同类别的奖励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如最有才华奖、助人为乐奖、实验室清洁奖等,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自内心的产生强烈的价值感和团体归属感。

2014年新聘博士研究生导师、植物科技学院副教授涂礼莉谈到团队管理的两个经验:一是以Seminar作为沟通交流的载体,了解所有团队成员的工作进展,并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形成团队持续的目标;二是建立奖罚分明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对铺张浪费和违规操作的现象及时指出并以对事不对人的原则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她建议以趣味运动等体育活动为载体,加强生活业余的沟通交流,缓解团队成员压力,放松心情。

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张献龙教授代表学校向全校教师表达了教师节的问候,并向与会导师赠送了《给研究生导师的建议》书籍作为教师节的特别礼物。他对研究生导师们提出几点要求:一是要树立全面育人的理念。避免重科研能力、轻思想道德的片面育人观,加强教书与育人并重,加大经济资助力度,促进研究生获得“学术、思想”双丰收。二是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不仅要掌握学科发展领域的前沿知识,还要关注研究生的专项研究领域,使“专”与“精”结合,师生互相学习。三是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指导作用。科研团队成员不同的学科背景,容易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有利于拓宽学术视野,发挥对研究生培养的合力作用。四是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课程建设中的骨干作用。研究生课程中有关方法论、专题进展、全英文授课课程还比较少,学校将在“十三五”期间加强建设,整合学科带头人和青年导师的学术资源,多开设短学时、案例多的科研思想方法类全英文课程。五是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国际交流环境。通过与不同国家相近专业领域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学习不同的科研思路和风格,从而拓展新的学术思维。六是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文化建设。导师们要以身作则,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以学术道德的相关规章制度为准绳,教育研究生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科研工作者。

(审核人:范金凤)

  • 微笑
    微笑
  • 流汗
    流汗
  • 难过
    难过
  • 羡慕
    羡慕
  • 愤怒
    愤怒
  • 流泪
    流泪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