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朱有勇李玉两位院士做客南湖学术论坛

核心提示:12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李玉做客我校南湖学术论坛,在分子楼103报告厅分别作了题为“作物多样性调控病虫害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和“基于墨尔本法规的菌物分类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我校多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李玉院士在作报告
李玉院士在作报告

朱有勇院士在作报告
朱有勇院士在作报告

南湖网讯(通讯员黄颖 何艳艳)12月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李玉做客我校南湖学术论坛,在分子楼103报告厅分别作了题为“作物多样性调控病虫害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和“基于墨尔本法规的菌物分类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报告由姜道宏主持,我校多名师生聆听了报告。

朱有勇:作物多样性调控病虫害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

“中国农民心中的农民教授”朱有勇院士从“作物品种的减少,导致农田生物多样性降低,从而加剧了病虫害的流行”问题的解决方法开始讲起。朱院士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生物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形成对多种病虫相互制约的农田生态系统”来控制病虫害。

随后,朱有勇围绕“生物多样性的时空配置能否调控病虫”、“调控的机理”、“能否推广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讲解。他通过采用禾本科与豆科、禾本科与薯类间作套种的小试中试和放大验证,确证了作物多样性优化配置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新途径,并进一步阐明了调控机理:“病菌对作物的亲和性不同,不同作物合理配置显著稀释亲和性病菌;不同作物的病害不同,互为病害传播的物理障碍,作物多样性群体可起到“防火墙”阻隔病害的作用等。”在推广应用方面,朱有勇院士建立了技术参数,构建了作物搭配、条带轮作、根系互补、行长行宽、错峰种植等技术标准,建立了系列技术规范;并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试验,构建了应用技术体系。

李玉:基于墨尔本大会菌物分类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李玉院士围绕“墨尔本法规的变化”、“菌物分类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物种的概念”三个方面展开他的报告。他从2011年在墨尔本召开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大会讲起,从菌物的名称、优先权、模式标本、菌物分类的简史等方面具体讲解了《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中菌物的命名。

谈到分子系统学研究对菌物分类的影响时,他总结道,分子系统学使传统形态学研究萎缩,但也能够揭示更加丰富的真菌多样性,新技术的应用能让我们发现更多的新类群,同时也打破了原始分类群的界定。李玉院士强调,要正确认识分子学和形态学的关系,在准确形态学鉴定的基础上,应用分子学来验证。他希望能将传统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有机结合起来,用新技术、新思路和新机制来构建新的菌物分类学。此外李玉院士还向师生们介绍了分类学中物种概念的确定过程,他说:“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单元,也是生物进化的单元,物种是又连续又间断的。”

人物简介

朱有勇,1977年考入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198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硕士毕业,1996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留学回国,任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2000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2002年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年任国家农业生物多样性工程中心主任,博导,并兼任英国Wolverhampton大学和荷兰Wageningen大学博导;2004年任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2006年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011年12月8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继昆工戴永年院士、云大陈景院士之后,在滇高校的第3位院士。2013年4月15日评选为河南农业大学双聘院士。

李玉,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吉林农业大学菌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菌物研究所所长,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致力于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技术和产业化研究,在食用菌领域筛选培育出39个品种,6个通过国审;创新改进了全日光栽培黑木耳等8项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13篇,其中34篇被SCI收录,出版著作17部。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专利6项。

审核人:李志强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