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就业市场不难发现种种“怪相”:一面是大批毕业生一毕业就失业,一面是用人单位抱怨招聘难;一面是基层就业大学生严重匮乏,一面是部分毕业生“咬定城市不肯放”“一颗红心向沿海”……诸如此类,无不暴露出就业现实的种种矛盾。笔者认为,就业归根结底是个人的心态选择。意识决定行动,方向决定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就业难,难在心态。要走出“期望与现实”的矛盾误区,需要在就业观念上实现几个转变。
从“高大上”向“接地气”转变
李克强总理在河北师范大学了解就业情况时谈到,下基层、到基层工作,才能使人更快成长起来;基层的经历无论以后走到什么岗位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只有经历基层锻炼,才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李忠云书记在学校2016届冬季供需见面会时谈到,要教育引导毕业生把个人职业发展同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积极鼓励毕业生赴西部和基层就业创业,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基层是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而我校历来有学农爱农、服务基层的传统,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愿意并努力扎根基层、扎根偏远地区。有与比亚迪解约赴西藏参加西部计划的李艳群、有放弃苏宁云商年薪9万的工作去乡镇锻炼的谭明达、有放弃保研机会选择到山区支教的陈丽……他们认为到基层工作不是“屈身下嫁”“大材小用”,而是真正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找到了回报社会和祖国的最好方式,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正逐步转化为他们理性的思考和选择。
从“找饭碗”向“造饭碗”转变
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应和带动作用,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然成为时代的潮流和趋势。应时代潮流,学校今年年初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意见》,启动实施促进自主创业“三大计划”,设立“华中农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基金”,每年投入100万元扶持大学生创业训练、创业孵化和创业实践,新增2800㎡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器。
当代大学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构建与时俱进的职业价值观,利用国家和学校提供的各种支持,由被动就业转向自主创业。我校有一批学生已经在感兴趣的领域“玩”出了花样,王浪维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创办“武汉天宇图科技有限公司”、程康发挥专业特长成立“武汉印象设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于永耀凭借专业知识创建“武汉华淞水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业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进入职场的新生态。
从“关注生存”向“个性发展”转变
就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应将它视为实现个人职业发展的前提和手段,应把它与个人职业追求紧密联系起来,将它从谋生的手段提升为作为社会的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本需要。要让大学生学会在实践中自主判断、自主选择,尊重多元价值背景下的职业取向多样化,尊重个体差异,要鼓励他们自愿自觉自发地发挥专业特长“干事业”,而不是简单地“以薪酬论英雄”、“以个人择业的出发点判断他们就业的好坏”。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性理论的核心及最高目标。如果说成功是一种社会价值的认可,那么幸福应该就是一种内在体验,是一种平衡。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成功与幸福。毕业生在就业时,唯有审时度势、合理定位、强化内功、主动适应,才能通过不断努力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找到成功与幸福的平衡点。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中,也应时刻为了学生一辈子的幸福着想,把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一以贯之到教育、管理和服务中来,积极转换频道,提前谋篇布局,用时代眼光做好这件关乎幸福的事。
(本文作者:资源与环境学院黄彩薇党委学生工作部范玢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