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南湖视点 > 正文

课堂教学供给侧改革的“一二三四”

核心提示:作为传递知识和培养人才的主阵地,高校课堂教学显然属于供给侧的一部分。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知识框架的构建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样需要进行一场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不仅是经济领域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包括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作为传递知识和培养人才的主阵地,高校课堂教学显然属于供给侧的一部分,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知识框架的构建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样需要进行一场供给侧改革。

“一”——明晰一个概念。

以供给侧思维重新审视高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供给侧改革就是从提高课堂课堂教学供给质量出发,落实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系统谋划课堂教学体系,通过教学要素供给改革促进教师创造有效的课堂教学产品和服务,以使课堂教学供给更好适应学生的需求结构变化,实现课堂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的目标。

“二”——直面两大挑战。

其一,大学课堂教学本身存在突出的供给问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当前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张楚廷曾言,“中国大学普遍的沉闷状态是令人忧郁的,课堂本是一个应激起大脑风暴的地方,但是它寂静的令人可怕”。课堂成了知识“便利店”和“售卖机”;教师成了知识的“复读机”和“售货员”;教学过程成了知识的灌输与记忆的单向度过程。这些现象,呈现的是学生学习需求不足的表象,折射的是课堂教学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和供给环境等方面供需错配的实质。面对课堂教学的“供需不匹配”,仅从教学管理上刺激学生需求已难以奏效,必须以学生的需求引领课堂教学供给侧的结构性优化。

其二,经济层面的供给侧改革,必然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大学课堂教学随之而动。经济供给侧改革主要是实现产业结构由“重”到“轻”的转变,淘汰落后产业,化解产能过剩,优化人才(劳动力)配置。反映到大学课堂教学,必然要求推进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对接。课堂教学既要瞄准高端,满足产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为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服务;又要补齐短板,适应产业升级和新兴职业需求,及时发现现在和将来的人才缺口,为补上产业人才需求短板服务。

“三”——推动三个转型。

推动教学转型,关注课堂是否给学生留有回味。“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老师的音容笑貌、知识情怀穿越课堂的固定时空,能时不时地被学生所回想、所玩味、所感念,这样的课堂一定是“好课堂”。要收如此之功效,一是构建“自主·探究·合作”课堂学习模式。只有真正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模式,才能真正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促进、完成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完善基于学生“学习力”提升的课程纲要,在课程开发、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找准学生“学习力”的兴奋点,精准发力。三是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面上要实现“两增一减”,即增加选修课,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减少必修课;点上则是要破解师生有效互动这个瓶颈,积极推进小班教学和分层教学。

推动教师转型,关注教师“传道授业”之外的“解惑”素质。教师是课堂教学供给的主体。教师转型,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传道授业”教学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解惑”素质,即“科学和人文并重、规范和个性并存、基础和创新融通”的教育服务理念;既具备渊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软”能力,又具备丰富的实践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硬”能力;具备对创业实践、创新趋势以及社会需求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把握能力。要能解学生的知识之惑、专业之惑、职业之惑、就业之惑、生活之惑。

推动学校转型,关注对资源、环境、服务等方面的重构与调整。调整资源观。“大智物移云”时代,高校必须擅长拓展教学资源,通过“五个穿越”来(即“穿越”教材边界、学科边界、学校边界、时空边界、社会生活边界)来建立广义的教学资源供给体系,以此满足了广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更新环境观。综合布局,实现学校环境的精细化管理。教学活动发生的场所,从教室为主向综合利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机房,乃至线上和线下结合,校内外结合,区域内外结合转变。学校资源提供方式和环境的变化,带来的是学校教学服务的变化。

改变服务方式。学校要把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的拓展融入到办学理念中,建立服务于学生成长的由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共同构成的统一战线。将服务方式与资源、环境相互关联,并将这种关联体现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中。同时,构建一个开放的、全方位的、服务式的教师培训服务体系,改善供给侧的教师评价政策,引导教师主动地、发自内心地去改变。

“四”——破解四个难题。

解决课堂教学的专业设置“优化组合”问题。专业设置是课堂教学的源头,改革课堂教学供给侧,还需从源头改起,方能引入活水。一方面,热衷扩大专业规模,追求专业数量大而全,由此导致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不足,人才培养成效低、无特色,出现“结构性浪费”;另一方面,专业设置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不能及时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职业的要求,无从引领产业发展,出现“结构性缺失”。除此之外,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壁垒森严,专业建设体系既难开放也不动态,凡此种种,都会自然而然地成为课堂教学供给不足、学生学习需求不旺的“土壤”。只有破解专业设置优化组合的问题,才能从“需求端”和“供给侧”两方面实现协调“共振”,促进学生需求与课堂教学供给良性互动。

解决课堂教学的“投入不足”问题。课堂教学供给最大问题,还是教师教学投入不足。教学工作是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需要不断付出才能或许也还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教学创新需要营造高校总体上“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靠教师独自面对体制而独善其身则相对困难;教学效果比较难以衡量,往往难收立竿见影之功,而略见润物无声之效;教学收益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往往是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鉴于此,教学投入不足在相当数量的教师身上存在着,成为课堂教学供给侧改革的坚固壁垒。教学在高校的根本地位的保证与稳固,教师“工匠精神”的复位与回归,紧迫而现实。

解决课堂教学的课程“产能过剩”问题。从总量上看,高校并不存在课程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由于课程建设的过度同质化,以及课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紧密造成的一种结构性的产能过剩。这属于典型的课程结构失衡问题。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例,共同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比例,日本大学一般为0.5∶1,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为0.28∶1;而我国高校普遍在5∶1上下。结构失衡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课程普遍存在过分偏重于某个别领域的现象,课程覆盖面不广。师资缺乏,因人设课可能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对此,必须坚持“分类建设、以点带面、相互促进、递进发展”的原则,以平台课、课程群建设为基础,以重点课程建设为支撑,以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为引领,以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为载体,形成结构优化、内容先进、特色突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

解决课堂教学的“提高质量”问题。课堂教学供给侧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得回到“提高质量”上来。真正的教育改革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课堂教学上,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学,改到痛处还是教学。上完一堂课容易,上好一堂课却大不易。如何化教学技术为教学艺术,化枯燥为生动,化平静为波澜,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理性为感性,化无情为有情,化“无的”为“有的”,化模糊为清晰,打造充满人文情怀课堂、活力四射、“一课一得”的魅力课堂,应成为具体课堂教学质量供给的应有旨归。

(作者系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王鹏)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兰涵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