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王思斌做客“文法讲坛”讲解“社会韧性”

核心提示:3月25日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做客我校文法讲坛,带来了题为“新常态下的社会政策托底与社会韧性建构”的学术报告,为在场师生讲解了社会学上的新概念“社会韧性”。

讨论室里座无虚席

讲座现场

慷慨激昂

王思斌教授 (供图赵德鸿

南湖网讯(学通社记者董昊霖石卓航)3月25日晚,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王思斌做客我校文法讲坛,带来了题为“新常态下的社会政策托底与社会韧性建构”的学术报告,为在场师生讲解了社会学上的新概念“社会韧性”。本次讲坛在我校人文楼M605举行。

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韧性

王思斌一开始并未讲深奥的社会学概念,而是以自身家乡的经济建设为突破口,将他对习近平新常态的理解娓娓道来。他通过对新常态四条基本概念的分析与对比,着重说明了社会学因素在经济发展发展中的地位,并强调社会与经济是互相嵌入的关系。而后对比“经济韧性”,首次提出了“社会韧性”这一全新社会学概念。并指出社会韧性对经济韧性起着支撑作用。

社会韧性的建构与特点

王思斌认为社会韧性的构建是复杂而多方面的,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经济的包容性增长和加强社会投资来增强社会韧性,二是实行积极的社会政策和加强社会心理建设来增强社会韧性。其中,他反复强调了社会心理建设的重要性,并感慨中国目前缺少这方面的研究,希望在座各位能在这方面为中国社会学研究做出贡献。

王思斌表示社会韧性高的社会除了可以承受巨大的破坏性力量,也有负面的一些情况如社会惰性增大、创新受到阻碍等。

走向新常态进程中的社会政策托底

“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王思斌引用习近平的一句话说明了社会政策托底在经济政策中的地位。他表示积极的社会政策托底包括积极的社会政策与积极实施社会政策两个方面,既要制定具有更加积极内涵的社会政策,又要积极的实施社会政策。“社会政策托底是使百姓分享改革红利的重要方式”,王思斌指出“对于低保户,不仅要给予他们补贴,还要提供培训的机会以使他们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

探索新的领域

“我们人文学科的学者也应该有一些理科思维,可以多参考一下其他学科中的概念,将之转化为我们社会学的理论”,王思斌给大家提建议道“我的社会韧性概念就是转化了物理学中的概念嘛。”王思斌认为中国的社会学对世界贡献小,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我们的“新东西”不够多,所以他希望大家能更积极的探索社会学上新的领域,并学以致用,做到面对社会问题时,能自觉在脑海中浮现相应的社会学概念。

在提问环节,专业教师及同学的问题大多聚集于“社会韧性”这一新概念。我校社会学系讲师陈红莉对社会韧性“度”的把握提出自己的见解,她认为社会韧性过强,意味着社会惰性也随之加强,可能阻碍社会的创新性,王思斌认为对社会韧性应有所保留而非积极推进,使得社会结构在遭遇冲击和破坏时不致于解组和崩溃,而是继续维系结构和发展。

审核人:段兴汉

相关阅读
关键词: 韧性 王思斌 社会
    责任编辑:杨劭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