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清涟”第八期:一场植物组学的交流盛宴

核心提示:6月18日,由我校青年联合会主办,园艺林学学院承办的第八期“清涟”跨学科论坛在园艺林学学院一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各学院的师生230余人参加活动,并以“组学研究与绿色农业”为主题进行了交流。

南湖网讯(通讯员陈杰 王佳佳)6月18日,由我校青年联合会主办,园艺林学学院承办的第八期“清涟”跨学科论坛在园艺林学学院一楼报告厅举行。来自各学院的师生230余人参加了活动,并聚焦“组学研究与绿色农业”主题进行了交流。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博导、国际黄瓜基因组计划和国际单倍体马铃薯基因组计划首席科学家黄三文研究员,给与会师生作了“蔬菜的基因组与生物学”的报告。黄三文的团队从种植的20亩黄瓜中,选择6万多个单株, 经过18万次品尝,从1吨叶片提取到一种毫克级的前体物质,找到两个突变体。研究人员鉴别导致野黄瓜具有强烈苦味的一些基因,他们将高科技基因组学和传统中医学结合到一起,抑制住这些苦味,让黄瓜、南瓜和它们的近亲成为现在受欢迎的食物。

湖北大学博导、2016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张江教授带来了主题为“质体基因工程技术--挑战与机遇”的报告,分享了Science文章背后的心路历程。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化学药剂防治马铃薯甲虫,然而,杀虫剂正在逐渐失去效率,因为甲虫已经产生出了抗性。张江说,这种“转叶绿体”的方法为生产转基因抗虫作物提供了一种新策略。以后的转基因作物不必再转入外源蛋白质,而只需要在叶绿体里转入双链RNA,通过干扰害虫的基因影响其发育达到防治效果。“这种方法只在叶绿体中表达,也不会对植物的生长及其营养产生影响。”

园艺林学学院徐强教授围绕“柑橘基因组及重要性状形成基础”的报告,探讨了我国近年来柑橘基因组学研究进展。植科院谢卡斌教授就“植物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作了论述,从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建立、效率的提高到该技术的应用展示了新技术的重要性。生科院殷平教授分享了他近期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他说:“我所有的工作都是来华农以后做的,非常感谢华农给我的支持”。信息学院陈玲玲教授基于新一代测序产生的大量农作物及农业微生物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就代谢及蛋白互作网络构建进行分析。生科院罗杰教授带来“探索作物代谢的多样性”的主题报告。他提倡转换角度来适应条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并谈到:“如果你是一棵草,你要思考怎样从周围找到营养”。园艺林学院匡汉晖教授就“蔬菜颜色的遗传基础”阐述了见解。

审核人:刘立军

责任编辑:姚妤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