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网讯(学通社记者王志琦)7月13至14日,7位来自科普一线的专家学者、名记大V作客华农,在两天紧凑的课程安排里,为百余名学员讲授科学传播的立意态度、面对媒体的沟通技巧、媒体科普的传播规律。研修班上,专家们妙语连珠,学员们积极互动,思维碰撞,闪耀着科学智慧之光。记者根据两天的旁听记录,摭拾科学传播片语,以期为科学传播工作者带来点滴启示。
金兼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谈社会化媒体时代打破科学传播的期望与误判:
“一切传播都是一种说服,科学家本身的参与很重要。”
强调利用好科学家及科研工作者在公众中的高社会信任,把握好身份对于传播效果的重要性,提高科学共同体对科普工作的敏感性和重视程度。
蒋建科(《人民日报》资深记者)谈如何巧用媒体资源助力农业科研:
“要有跨界思维,农业科技人员要学好农业新闻学,面对记者采访,要会讲故事。”
结合大量实例,突出农业科技新闻在推动生产发展、帮助科研人员获得政策和项目支持以及影响政府决策方面的重要作用,农业科技人员应巧借资源,把握农业科技新闻的特征,提高对农业新闻点挖掘的敏感性,增强预见能力,持续追踪,与一线媒体人员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媒体发声,推动农业科研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增加。
钟凯(业内知名风险交流专家)谈专家与媒体风险沟通技巧:
“你不是在和记者对话,而是在跟整个社会对话,记者有权问任何问题,是否回答、如何回答取决于你。”
专家应正确看待媒体的作用,尊重媒体的独立性和中立性,坦诚沟通,培养媒体感情。同时注意沟通风险,做好事后的舆情监测,掌握技巧,实现媒体和专家的合作共赢。
黄天祥(京报集团高级记者)谈新旧媒体交汇时代科学传播的入门与技巧:
“科学传播入门应首先关注传统媒体,靠水平和作品与编辑做朋友,赢得信任。 ”
虽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迅猛,但其中2/3仍是传统媒体开发,传统媒体在科学传播中仍占据主流地位,要注意了解媒体的生态环境,规范科学传播方法,提高科技传播水平。
蓝灿辉(肠道健康科普作者、意见领袖)谈新媒体科普与传播技巧:
“知识不能像私房钱一样被藏起来,传播信息不如传播知识。”
认为好内容是最大的传播要素,好科普应该建立在巨量的知识储备上,倡导公开透明,用开放的心态做科普,提升科普效率,注重培育和维护科普品牌。
王大鹏(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谈科学家和媒体的关系:
“科学家是第一发球员,媒体是二传手。”
科学家应该把握好自己在科学传播中的定位,与媒体加强基于双方互信的合作。
洪广玉(北京科技报首席记者、本期研修班班主任)现场点评:
“新旧媒体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但无论如何,优秀的作品一定是所有平台的抢手货。”
面对不同媒体渠道的选择,广大科普工作者仍要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加强科普选题的科学性、传播性的谋略,提升科普写作技巧。
两天的培训结束后,学员们说:
彭垒(文法学院传播学讲师):两天的学习对我的信息开拓的作用很大,加入了研修班的社群,日后也会用好这个平台,和群里志同于科普传播的同行加强交流学习。
洪登峰(植科院作物遗传育种副教授):作为一线科研工作者,要在专业的深度和广度里把握好科普通俗与趣味的关系。
刘正飞(动科动医学院预防兽医学教授):“酒香也怕巷子深”,科普不到位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惨重损失。我关掉手机听了两整天课,未来将继续坚持、用心,将科研和科普更好地结合,把所学的用于成果推广,更好地回馈社会。
祁婧(生科院办公室主任):整合好学校学院丰富的科普资源,掌握和媒体沟通的技巧,加强合作,实现共赢。暑假里我也打算利用研修班上老师传授的新媒体运营的实用技巧,在“科普在华农”的公众号上试试水。
李育林(动科动医学院副院长):我最初报研修班最朴素的想法就是将学院面向产业行业所做的社会服务贡献更好地面向社会大众做好传播。学习以后,除了更加坚定我最初的想法,研修班还让我学到了一些切实的传播策略和技巧,建立了“科学需要传播,传播需要策略”的理念。
王令强(植科院作物遗传育种副教授)从不愿意说到愿意上台分享学习心得,这就是这次研修班首先带给我的转变,它萌发了我做好科普的意愿,改变了我的认知。认知带来行动,下一步我要积极思考,谋划科普行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