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网讯(通讯员干大勇)7月12日,资源与环境学院赴湖北省通城县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七人前往通城县,开展了为期五天的宣传调研活动。据悉,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队员们的专业知识,将从宣传和调研两方面入手,即亲自走访农户,填写调查问卷,同时给农户科普崩岗灾害防治知识;开展小流域崩岗调查,并通过实验评价其肥力,填写崩岗调查表。
抵达目的地不久,短暂休息之后,六名队员在同行博士生邓羽松的带领下,顶着37度的高温,行走在荒无人烟的崩岗群中。“你们看,这一片的崩岗侵蚀地貌十分严重,表土层几乎都看不见了。”邓羽松师兄叹息道。面对四周裸露的土地,队员们都震惊了:由于水土流失,岩石大范围地裸露,加上植被分布少,整片土地显得一片荒芜。
整个下午,队员们观察了多个崩岗侵蚀地貌,跳出书本,走向实践,体会到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队长代智盛表示:“作为一个水土保持专业的学生,我们得挑起防护和治理水土流失的重担!”在取土过程中,突遇大雨,队员们摇摆在放弃和坚持之间,十分纠结。代智盛说:“虽然淋了雨土壤会变重,但是不采样,土壤会被雨水侵蚀,影响后续调查。”于是队里每个男生拖着重达30多斤的土壤,穿梭在雨中,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次日,雨过天晴,队员们又再次来到此地,进行做野外试验,测崩岗壁的受力分析。在队员们互帮互助下,坚持完成了240个数据的记录,320个土样的收集。
据了解,队员们坚持采样实验,目的是给流失的土壤一个“答复”,为通城县当地提出合理分析与建议,减少崩岗灾害造成的不必要的人员伤亡、耕地破坏、经济损失和社会安定等问题。
实践第四天,团队成员又走访了当地水土保持试验站站长吴大国。吴大国对提出的疑问一一作答,介绍了通城崩岗灾害现状,他表示,通城现有崩岗数千个,而按现有的资金来算,平均每个崩岗仅能投入几千元,远不够治理所需。在走访村民的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五里村六组这个地方的崩岗最为严重。地理位置偏僻,而且崩岗与农田距离近,对生产生活影响很大。一位村民抱怨他的水田每年都会因崩岗而被破坏将近3亩,而六组的组长王某说,挖的排水导流渠道被填满后,水沙都流到田里,许多田地都荒废了。村民大多提出了“资金治理力度不够大”的问题,同时对日后的治理充满期待。
吴大国在采访中表达了对通城县的关心和对水土保持事业的热爱,而村民们也是心心念念地向往今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与土地和谐共处。
短暂的通城之行已结束,而目前队员们也正在进行后期实验分析的收尾工作,他们将运用专业的知识和创新的能力,为“美丽中国”的发展尽一份力。队员们也呼吁大家共同行动。“环保不是一两天的事,需要每个人的关注与付出,毕竟,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队员朱丽丽如是说。
审核人:韩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