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问题是如今各领域最为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转型过程中,中国农村的家庭养老到底是怎样的景象,引起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狄金华的研究兴趣。狄金华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研究,他侧重于在扎实的田野调研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乡村家庭养老和社会治理相关问题。
代际关系链:探析乡村养老
对家庭养老行为的研究常常伴随着对代际关系的讨论。“目前,对养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常见切入角度是代际转移,学者们常常关注代际转移的动机、影响因素和新的特征等。不过,这种代际转移多局限于亲代和子代两代人的视角中。”狄金华介绍说。在他看来,如果囿于两代关系的视角,势必无法更细致和全面地展现家庭养老所勾画的家庭资源分配图景。因为,供给赡养资源的家庭成员(子代)通常面临“上有老、下有小”的情况,因此,对家庭资源分配的分析也应当置于三代(父—子—孙)而不是两代(父—子)之中。
基于上述考虑,狄金华以费孝通先生对“抚育—赡养”关系三个时期的分析作为出发点,通过引入代际关系链来探析农村家庭养老中“养老资源匮乏导致养老危机”现象背后的伦理议题,探讨其实质和动因。通过广泛地实地调研和大规模的调查数据分析,他发现,与传统重视向亲代(父母)的“上位优先型伦理”不同,当下家庭资源分配更加重视向孙代的“下位优先型伦理”。在这种伦理转向过程中,个体在进行家庭资源分配时,优先将资源供给自己的子女而不是父母,“恩往下流”成为当下家庭资源代际分配的一种趋势特征。基于相关研究,今年6月,狄金华和钟涨宝教授合作的关于乡村养老的研究成果——《变迁中的乡村养老》已出版。
复合治理:把脉转型期乡镇治理
关于中国传统农村的社会结构以及治理形态的研究,是狄金华自博士研究生以来长期关注的领域。
“对治理主体的探讨经历了从士绅到地方精英的拓展。近年来,研究中国传统农村基层治理的分析范式正在发生微妙的转变,一些研究者开始从治理规则的角度把握传统中国农村基层治理的形态,并以此来窥探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治理结构。”狄金华说。他将这种转变称为“从主体到规则的转向”。
“在传统的研究中,研究者主要是从治理者的角度来审视传统农村基层的治理。由于研究者忽视了被治理者及其对自上而下治理实践的策略性应对,而使农村基层治理被简化为特殊人群的治理。因此无法完整地呈现农村基层的治理多向性的实践形态。”狄金华说道。
基于调研,狄金华发现,当下的乡村治理,已经明显不同于传统的简约治理。鉴于此,他提出复合治理的概念,以此来把脉转型期中国乡镇治理的实践形态。
“复合治理的形成是嵌在整个社会转型中发生的,当村社内地方性规则的正当性与合法性受到冲击,国家政权梳理的法理等公共规则进入乡村,依据地方性规范所形成的‘俭省’治理被瓦解,而完全依托现代法理等公共规则所形成‘俭省’治理却又未实现,最终结果是既在乡村社会内实践着默认地方性规范的治理,又在乡村的制度实践中坚持着公共规则的唯一合法性。”狄金华表示,从更广阔的历史角度看,村社内话语/规则的混乱以及复合治理的困境正体现着现代化努力下乡村社会转型的阵痛。
特色乡村:深入调研的重“点”
这些年,狄金华的足迹遍及各个特色乡村。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刚刚结束一个短期的乡村调研。狄金华对记者说,有学术影响的农村地区,他都要前去驻村调研。比如,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描述的东北农村,黄宗智、杜赞奇和裴宜理笔下的华北农村,还有成就了华南学派的福建、广东农村。此外,有地域特色的江西农村、成都平原、湖北荆门等地也是他调研的重点。在对中国农村的区域特征以及中国研究的经典作品有了直观的理解后,狄金华再根据自己研究的选题,选择重要的“点”进行深入调研。
狄金华表示,未来他将在长期调研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已有的研究。以乡村家庭养老为例,他将长期追踪、收集更为细致的数据,展开相关研究。而在乡村治理领域,他计划将乡村治理、政府行为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考察,以提供新的视角。目前,他正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广泛阅读历史领域的书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