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网讯(通讯员汪瑞敏)11月9日下午,在逸夫楼A109报告厅,信息学院举办了2016年研究生学术年会。信息学院院长张红雨教授,李国亮、陈玲玲、李立、杨庆勇、郑金水等教师代表,信息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了学术年会。会议报告包括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化学信息学等多个学科,郑州大学66名来访师生参加了学术年会。
张红雨就“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规范”致开幕报告,他提到做科研要坚定不移“为了人类心智的荣耀”,要始终坚持“国家利益”。他指出,在当今社会,中西方对文化价值的认识存在差异,中国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张红雨以“中国足球”为例告诉我们要找寻超越性的价值追求。
信息学院新引进的两位老师李立教授、郑金水副教授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分别体现了生物信息学的“理论”和“应用”两方面。李立介绍了在国外完成的关于染色质三维结构的动力学和分层的研究。在Hi-C技术基础上,带着“TAD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使其分开?”“又有多少蛋白结合在边界区域?”的问题,李立对果蝇进行实验,给予“heat shock”反应后观察染色质上远距离交互作用,最后发现全基因组的表达受到抑制。报告结束,张红雨又对三维基因组的背景做了一番更为详尽的阐述。
郑金水作了题为“基因组学在微生物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的报告。基于苏云金芽孢杆菌资源基因组的多样性,挖掘杀虫相关因子。他的实验揭示了一种新的质粒形成方式,阐述了“质粒是染色体基因冗余的载体”。张红雨对郑金水老师的报告作了总结,基因组学极其重要,“发现一个新的蛋白就可能带来一个新的产业。”
短暂茶歇后,8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分别进行了他们的课题讲演。全源博士汇报了“基于系统化学遗传学的药物发现”,阐述了当今在药物研发中面临“资金”和“时间”的双重压力,如何有效研制新药变得尤为重要。在基于GWAS、孟德尔遗传以及PheWAS三大数据库进行系列数据分析后,全源认为复杂疾病与多基因相关,多靶标药物更具成药性,他同时提出“双位点找药的方法”。报告后,她借用乔治默克“药物是为人类而产生”的名言与全场师生共勉。
硕士研究生陶婧芬作了题为“拟南芥基因组空间组织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影响”的报告。她利用高质量的拟南芥基因组三维结构数据,在三维基因组的视角上考察了农杆菌介导的外源性T-DNA插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交叉互换以及物种进化过程中大规模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空间分布和特征。结果显示,上述三种不同尺度、不同成因的基因组结构变异都受到了染色质空间结构的影响。
随后,博士研究生孙隽、徐锡文、洪萍,硕士研究生宋佳明、黄志韬、孙祺分别进行了研究成果的汇报展示,阐释了基因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药物设计在生物信息中的重要性。
现场有观众表示,本次年会报告内容丰富新颖,涵盖生物信息学前沿热点问题,在如此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在现场确实受益匪浅”。
审核人:孙超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