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华农人物 > 正文

【狮山学子】杨晓婷:成长是痛并快乐着的事儿

核心提示:她是闪耀的“大学生标兵”“十佳大学生”,她是综合成绩专业第一的“学霸”,她是两项国创、一项SRF的核心成员……纵使无数荣光环绕,她始终铭记着自己是“心系三农,图报百姓”的读书人。

南湖网讯(通讯员潘思敏 徐思远)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的一首小诗,写尽杨晓婷这一路的收获,一路的跌跌撞撞。在这2016年的尾声,杨晓婷满载着金色的收获,和记者分享了大学三年中“痛并快乐着”的那些事儿。她是闪耀的“大学生标兵”“十佳大学生”“十佳自强之星”,她是综合成绩专业第一的“学霸”,她是两项国创、一项SRF的核心成员……纵使无数荣光环绕,她始终铭记着自己是“心系三农,图报百姓”的读书人。

兴趣,最好的精神导师

“兴趣让我迈出第一步。”正因如此,当身边的同学都为高考填报志愿而举棋不定时,杨晓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我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她说自己从小就喜欢植物,喜欢理财,喜欢当个“小干部”,正好是“农林”“经济”“管理”。正所谓“嗜之越笃,技巧越工”,杨晓婷毫不掩饰自己对专业的热爱,她将农林经济管理视为恋爱的对象,她们相识于乡间调研,相知在学术研究,相恋在一场场的农经大会上。在她看来,兴趣是最好的精神导师,是最有效的心理疗药。

“如果真心想做、喜欢去做,就请做到极致。”她将自己感兴趣的事做到了极致,兴趣也指引着她在困境中找寻到灵魂的出口。在这条追梦的航线上,她用宵衣旰食的勤奋、百折不挠的坚持、兢兢业业的踏实表达自己的爱意。

除了对专业忠贞的热爱之外,杨晓婷还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大学里广阔的平台为她提供了一展才华的机会,团支书使她细致负责,辩论队让她思辨敏捷,广播台炼就了她的好口才⋯⋯“另外,茶艺、木刻、书法、画画、烹饪都是我喜欢做的事情。”谈到这些爱好,杨晓婷变得滔滔不绝,“这些看似无用的爱好,总能在不经意间丰富我的生活。在心情烦闷、压力来临的时候,使心情平复,恢复自信。”

在同学们眼中,她是多才多艺的“女汉子”。但孰不知有一段日子,她也被工作琐事压得喘不过气,在某段时间一直遭遇失败。她说,在大二暑假,得知期末学习成绩有所下滑,她因此精神压力巨大而常常失眠,又赶上母亲刚好做手术,这对单亲家庭的她而言特别难熬。但是在难熬的日子里,她选择坦然面对低谷,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然后理智地想办法解决,比如合理规划时间、学会取舍、学会合作而不是单打独斗。她在痛苦中学着成长,在依旧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选择搁置。她用看书,画画,木刻,做饭和运动来平复心情恢复自信。

在经管学院2016级新生入学职业生涯的培训上,杨晓婷作为优秀学生代表特别建议学弟学妹们去培养一个兴趣爱好。这些看似“无用”的兴趣恰恰是最好的精神导师,当困难来临的时候好让心灵有出路。

科研,跌跌撞撞的求知路

莫名的与“农林经济管理”相识、相知、相恋,这也许是她在大学谈的最轰轰烈烈的“爱情”。她将大学的大部分时间用来和“农林经管”缔结良缘,而不得不说了解越深爱的越深。但爱终究不易,才好事多磨。

科研是杨晓婷大学时光中最无法割舍的一段历程,从中她学会了苦中作乐,学会了迎难而上,学会了成长。她回忆到来华农报道的那一天,当车上的农民朋友如行家似的指着窗外的玉米地说着农务时,杨晓婷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到了他们对农业人才的渴望。同时农村也深深地吸引着她,正因这份责任感和眷恋,杨晓婷毅然地选择了科研这条路。

科研的路途是崎岖而又漫长的,一路的跌跌撞撞使杨晓婷受了不小的打击。大二时,因基础不牢,许多老师并不支持她参与课题研究,在短暂的低靡过后她选择了加倍努力。她开始废寝忘食地查看文献,学着搜集整理数据,勤问老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自学新知识。当积累了一段时间,她拿着自己思虑再三的问题,去办公室附近蹲点一次两次三次…终有一天,她的态度打动了老师,最后,她参与到了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课题中,左右采获,满载而归。

为了进一步了解专业前沿,在学校LCP班和学院老师的帮助下,杨晓婷本科生阶段就有幸参加了四个全国性大会,对她而言,印象最深的是今年六月份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举行的全国农经大会,由她负责整个大会的联络工作。“睡办公室,踩着高跟鞋追公交车,平均每天睡四五个小时,熬夜完成的上万字汇报被批不够精简……”她回忆着一路艰辛。而谈到结果,她则满脸幸福,“得到了外校老师和李崇光副校长的赞许,我心里就暖暖的。”

科研工作听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却不容易。数据的无效,分析方法的有误,理论和数据的不支持,简直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而科研就是一步一步试错的过程。杨晓婷认为做科研:一要勤奋坚持,二要善思自学。她深切体会到“求知”“求学”的不易,这使她更加珍惜每一堂课。此后,杨晓婷参与了2项国家创新项目、1项SRF,获得“挑战杯”湖北省金奖。在科研之路上,杨晓婷用努力、勤奋、坚持一步步地深入研究“三农问题”,始终铭记着“切实解决三农问题,造福一方百姓”的责任。在参加的多次乡间调研中,农村的落后面貌让她更加坚定了科研理想,决心秉承‘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砥砺前行,用自己所学,助力乡村崛起。

大学,要学会计算“机会成本”

综合成绩专业第一是对杨晓婷学习成绩的充分肯定,这个同学眼中多才多艺的女汉子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学霸”。对于课外活动丰富的杨晓婷来说,活动与学习发生冲突是难免的事。作为一名经济系的学生,她借用专业名词“机会成本”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很有限,所以用有限的时间做对自己最正确的事特别关键。”学会取舍是她处理这些矛盾的有效途径。

当然,在此之前更重要的是学会高效学习,作为一位曾多次获得奖学金的“学霸”,杨晓婷在学习方面是当之无愧的“行家”,她谈到学习应学会团队合作,讨论往往能突破问题的瓶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是她所推崇的学习方法,她不排除天才和学神的存在,但她始终坚信每个登上巅峰的人都经历过脚踏实地的奋斗。除此之外,她还强调“劳逸结合”。看一本课外书,听一首歌,这看似小小的举动,却能在很大程度上放松心情、舒缓压力,更高效率地进行学习。

对于自己收获的辉煌成就,她庆幸自己的勤奋努力,感谢自己的坚强勇敢,但她仍然十分谦逊,“我一直不敢自诩达到了某种程度,因为去衡量一个人的角度太多,而我并非完人。我只希望能一直保持对自己清醒的认知,对于他人褒贬与自我宠辱能更从容些。”对杨晓婷而言,华农的四年就像是一场意义重大的修行,一切因果得失化为无形,而外显于自己的言谈举止。

作为一位“过来者”,杨晓婷还不忘向自己的学弟学妹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大学里,综测、学习成绩、奖学金等都是衡量学生的‘尺度’,但此外还有‘温度’,即自己内心的酸甜苦辣,老师同学帮助时的温暖……请保留这些温暖的记忆。”

对于这个梦想开始的地方,对于这片哺育她“三农”梦的沃土,她表达了万分的不舍和感谢。未来,她将在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深造,在另一个平台上发扬华农的学科特色。

审核人:周雷

责任编辑:李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