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刚刚召开的“两会”上明确提出,传统文化教育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把这项工作看成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他进一步解释说:“中国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待人接物,行为方式怎么调整,优秀传统文化都有丰富的阐述。在这个方面发生问题,我们就会发生底色的亏损,所以我们非常重视。”这段言简意赅的话语,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说得生动形象而又语重心长。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如果抛弃传统,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十年前,习近平同志在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所作的总序中写到:“有人将文化比作一条来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来的河,这是说文化的传统,通过纵向传承和横向传递,生生不息地影响和引领着人们的生存与发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精神九鼎传承不绝,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
无论是提炼“核心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还是弘扬“中华人文精神”,都可以产生“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力量。以中华人文精神为例,这里有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家底、基因、骨气和底气。这就如同油画中的底色,底色打得怎么样,决定了画面的整体效果。
清华大学历史系彭林教授撰文说:“中国文化的基本命题是立德树人,即如何通过教育、践行,造就人格完善的‘君子’。……把人的成长,定义为德性的增长,是中国文化的伟大与优秀之处。”这是非常深刻的,从中我们看到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看到了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优势和特殊使命。不论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道路,还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注重以文育人以文化人,都需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作用,融入学生的血脉,型塑学生的人格,厚植学生文化自信的根基。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好优秀传统文化“底色”,我们要坚持三个视角:一是问题视角。必要的形式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但是当前传统文化教育中重形式轻内容、简单复古的现象值得注意。某些吸引人眼球,容易产生轰动效应的活动,可能成为首选,但实际效果并不如人意。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相结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实现传统文化的滋养时时在、处处有。这样,才能打好人生“底色”的基础,利于人生的长远发展。二是优势视角。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风、学风,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这是学校自身的底蕴、特质,也是学校的优势。北大不要办成第二个哈佛和剑桥,但是可以办成第一个北大。一流大学终究要看底蕴和声誉。大学是这样,中小学也是如此。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借力校园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接校园之地气,融入学校的一草一木,开好花、结硕果。三是协同视角。既要发挥好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打破各门课程“各自为政”的局面,使其他各门课程相向而行,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实现和提高协同效应。
风正好扬帆,色纯好作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大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做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值得为之付出,都应该乐于为之付出,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