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大学是传承、创新、引领文化和培养人才的高地,其文化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其文化评价标准是一个对大学发展状态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有助于核心价值的凝聚、共同理想的追求、崇高精神的培育和至美心灵的陶冶。
1.凸显民族性标准。陈宝生部长近日重申,“不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重心就会发生漂移”。所以大学文化不能丧失“主人”意识,政治上的无主体性不可能带来什么文化上的“自主性”。建议启动压在国库的毛泽东上亿元稿费,设立等级高于诺奖的“毛泽东文学奖”,让红星照耀世界,让人才云集北京,辐射出我们社会主义红色中国的标准!建议“鲁迅文学奖”“巴金文学奖”以及“长江韬奋奖”的获奖面向全世界开放。而要纠正的是大学及科研院所的以SCI、SSCI、EI文章论英雄的评价标准。
2.树立批判性标准。批评在终极意义上要下判断,要评价好坏美丑,好在哪里,美在哪里。大学是最能运用自己拥有的文化、知识和精神力量,对现实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进行客观、独立、冷静的批判,并随时关注热点焦点问题,褒优贬劣、激浊扬清,率先形成有利于先进思想文化传播的良好氛围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学人人都是批评家的时候,师生个个的批评素养都提高之时,引领社会的大学文化水准才能真正提高。
3.强调政治性标准。大学文化应从“怎么样”的文化到“为什么”的文化转变。只要存在意识形态不同,大学文化的评价标准就不可能存在统一的国际化。国与国之间精神层面的东西有很多与民族文化、社会制度相关的复杂因素,是难以简单类比的。中国的大学文化若无“高标”可寻,就只能随“西风”而动。没有文化高标的大学只能让各方面利益插手,导致大学文化因人而转,标准因人而变的怪象。所以注重大学文化本身的政治因子,才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真正崛起,从而成为人类主要精神资源的传递者、创造者与引领者。
4.秉承长期性标准。对内,大学文化要增强归属感、使命感,形成凝聚力和共同的价值观;对外,则要增强适应力和社会的认同感,树立学校的整体形象与品位。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长期办学经验的抽象概括与总结,是历史底蕴所在;文化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要防止把大学文化简单化的评估倾向,肤浅地去理解大学文化似乎就是校园文化,而校园文化似乎就是学生社团活动,将其作用或目的降低到吹拉弹唱上。大学文化应是博大精深的,是一所大学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独到的气质。
5.注重引领性标准。大学的发展是面向未来的,它着眼于真理的探求、文明的提升、人的全面发展,在超越社会中引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大学文化不能仅满足于养眼,而应通过养眼进而养心。若大楼多于大师、设备重于人才、官阶高于教职、官场盛于教坛、物质大于精神、人情浓于辛勤的话,引领性将被遮蔽,大学将被矮化与庸俗。大学应回归本位,不为时世权势所左右,不被金钱、虚荣所占领,要打开传统文化张力,立足坚守、引领与创新,构铸“大学之魂”。
大学文化评价的“高标”所构筑的文化育人格局,必将在激发文化活力、增强文化魅力、提升文化实力、打开文化张力上且思且益、且行且远。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