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网讯(学通社记者杨晨芷 胡诗慧)3月26日晚,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教授做客我校狮子山讲坛,解读唐宋边疆形势与西夏的崛起。
杜建录将本次讲座分为两部分讲解。在第一部分中,他从唐代地图谈起,分析了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由于周边民族的多元化与吐蕃民族的繁荣,李世民开始采用“扶弱抑强,远交近攻”的政策,通过结交周边党项等弱小民族,如将党项首领设为刺史,主管党项事务,享有至高荣誉等一系列政治动作,来抑制吐蕃的扩张。随着吐蕃的日益壮大,唐太宗李世民采用和亲手段,让文成公主入藏,换来了短暂的和平。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次年,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去世。唐高宗李治彼时的软弱无能让唐朝进入了短暂的衰落期。地处唐朝与吐蕃中间的党项在吐蕃的不断对外侵略中面临了选择:是归顺吐蕃,成为其部落,还是向内迁移?党项人选择了后者,开始了第一次迁移,从青藏高原迁往黄土高原。由于处于中原腹地,党项人在黄河流域的一百多年中了解了中原地形。安史之乱爆发后,举国动荡,党项人带领吐蕃等民族占领长安。唐朝重新当权后,考虑到党项对政权的威胁,将党项一族开始了第二次迁移,来到了鄂尔多斯高原,即今内蒙古境内。自此,党项从生产落后的弱小民族,在物产丰富的鄂尔多斯高原上开始了崛起之路。
在第二部分中,杜建录由宋朝的边疆形势出发,分析了西夏从崛起到建国的过程。唐末五代到宋初,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唐五代以来,吐蕃王朝因内部而衰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分散于河西走廊的凉州、河湟地区。回鹘一分为三,突厥大量西迁。所以党项得以发展壮大的一大原因,是少数民族政权的衰落。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宋朝重心南移,无力顾及西北地区,给这一地区留下真空,党项族趁势崛起,统一了西北诸部,建立了西夏国。“对外扩张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必然”,杜建录谈到,“政权之间力量消长,政局也随之变化”。 他结合文化与经济,浅谈了西夏在四个方面的历史贡献。首先,西夏完成了局部统一,为元代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其次,西夏既繁荣了本民族文化,也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做出了贡献,如创制西夏文字,翻译儒家经典等。“这是敦煌壁画里的西夏壁画,画里一些人物剃掉了头顶发”,杜建录指着一幅画,“这是党项族在汉化的同时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的表现之一”。在经济方面,随着西夏的发展,西北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生产关系和内地基本相同。“这是一场拉锯战的结束,西夏结束了秦汉以来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来回拉锯的状态”。
杜建录强调了文化交流与文化自信的重要。如马克思所说“落后民族最终吸收先进民族的文化与经济”,少数民族已然融入于汉文化,共同成为中华文化里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他认为处于现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下,更应该坚持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
审核人:韩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