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网讯(通讯员吴林菲 范洁)4月16日晚,由教学信息中心主办的华中农业大学首届MOOC达人评比大会在人文楼公共管理学院M115报告厅举行,比赛吸引了来自全校60余名MOOC学习者和爱好者参加。教务处及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和教师受邀出席本次活动。
在报告分享环节中, 同学们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MOOC学习经历与体会,生动阐述了自己携手MOOC充实自我、提升自我过程中的的酸甜苦辣,同学们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向在场的未来“MOOC达人”们传递着MOOC的正能量。
和MOOC谈“恋爱”
土规1402班赵育恒同学别出心裁地将MOOC学习过程比作一场盛大的“恋爱”,他与MOOC经历了初识、相知与热恋,被MOOC深深吸引。他建议大家要认识自己,并严格要求自己,选自己感兴趣的课并且坚持下去,不要懈怠,如此才能发挥MOOC最大的作用,做到“慕有所得,学而受用”。
在机制1402班曾鹏军同学看来,MOOC就是“交朋友”,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励,需要循序渐进,认真对待。他介绍自己与MOOC的相知是“歪打正着”,但真正接触MOOC后,他便喜欢上了这种开放而又自由的学习方式。他说,MOOC是极好的学习平台,一座广袤的“知识宝库”。
学习MOOC,养成自学和思考的习惯
食工类专业1604班刘心锐同学说“MOOC除了免费、开放、在线、便捷等优点外,另一个优越之处便在于计划性。每周何时开始学习,如何学习,都有时间安排。MOOC督促我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她做了一个比喻,如果我们认识世界要透过一张网的话,那么我们学习MOOC便是反复“织网”,最终以新的方式、新的态度和新的思维应对世界。
计科1504王佳欢同学说,MOOC学习的不同之处在于,可反复学习,可快进可退帧,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了因材施教。MOOC让她学会了灵活分配自己的时间,有效地利用各种零碎时间来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MOOC是“甜的”,也是“苦的”
刘心锐同学不仅自己学习了两门MOOC,在尝到MOOC的“甜头”之后,还将MOOC推荐给了母亲,母亲在她的“推销”下也爱上了MOOC,现在她的母亲也已经拿到了茶文化、瑜伽、急救知识等课程的结业证书。这个学期,母亲也经常向刘心锐推荐好的课程,并时刻鼓励她坚持MOOC学习。她在谈及MOOC学习的阻力时说,由于是“非强制性学习”,大部分学员的学习热情很难保持,课程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也很难让学员们进行持续性“研究性学习”。
食安1501班杨登慧同学在讲述自己学习《中国饮食文化》MOOC的经历时坦言,很多次都想放弃,很多时候为了完成一个章节的学习任务,要加班加点观看视频,撰写作业,批改作业,参与讨论,确实很累。但她坚持下来了,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MOOC,让老师成为“朋友”
水族1401班郑佩清同学学习了李大鹏老师的《动物生理学》之后,非常喜欢任课老师,还把李老师奉为“男神”,专门给李大鹏和迟巍两位任课老师制作了一套“表情包”,在学生中传播甚广。郑佩清还用授课老师的课堂话语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她调侃地说“李老师说了,学好《动物生理学》,前途无忧!”
刘心锐同学在介绍学习《心理学与生活》时,讲到一个师生交流的故事,她说“一个哈尔滨的学生专程赶到南京,与老师探讨专业知识,在学生的建议下,老师准备开设系列心理学课程,以满足学生进一步的学习需求。”
学生分享会后,理学院副教授李燕老师从教师的角度讲述了“与MOOC的故事”,她讲述了自己在制作线性代数过程中的过程和感想,她说“真正的课堂应该是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这是最为理想的教学。然而传统教学中,老师成为了演员,学生只是讲台下的观众,不利于其举一反三与主动学习”。她认为,MOOC与其说是教学改革,不如说是一场教育本真的回归。她希望能够通过MOOC回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轨道上来。
教务处吕叙杰老师希望通过MOOC达人评比活动让更多的学生认识MOOC,结识MOOC,甚至爱上MOOC。他介绍了我校MOOC建设规划,我校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成100门左右的精品MOOC课程,并主导建设全国农林类专业在线开放课程群,助力教育教学改革。
经过MOOC证书的认证得分和现场网络投票,评选出华中农业大学首届MOOC达人6人,其中机械化1303班的严庆江同学以四门MOOC,三门优秀的好成绩荣获一等奖,食工1503夏钰华和土规1402的赵育恒同学获二等奖,机制1402曾鹏军、食工1604刘心锐及水族1401郑佩清同学获得三等奖。同时,根据现场网络投票和评委打分从在场分享者中评选出了最佳人气奖一名。
审核人:吕叙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