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手机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宋微波院士做客南湖学术论坛

核心提示:5月1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宋微波做客我校南湖学术论坛,在水产楼109会议室带来主题为“昨天与今天:我国纤毛虫原生动物学核心团队与研究进展”的报告,为在场师生讲述原生动物学领域的发展概况。

南湖网讯(通讯员陈胜)5月10日下午,由我校研究生院、党委研工部主办的第36期南湖学术论坛在水产楼109会议室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宋微波以“昨天与今天:我国纤毛虫原生动物学核心团队与研究进展”为主题,为在场师生讲述原生动物学领域的发展概况,并就当前学科的发展现状、学生科研生涯规划等问题提出见解。

报告伊始,宋微波介绍了原生动物的研究背景,并用实例为大家梳理了原生动物领域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原生动物是世界上种类最多和分布最广的真核生物类群之一,虽然它们的形态简单、个体微小,却具有真核生物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所必需的一切功能,因此蕴含着破解生命进化谜团、解析生命重要特征所需的关键信息。

宋微波谈到,在过去的50年中,科研人员在以四膜虫等原生动物为实验对象的基础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如上世纪60年代第一个微管动力蛋白的发现、70年代端粒的发现、80年代核酶与端粒酶的发现。“90年代组蛋白乙酰化翻译后修饰功能的发现成为当下热点研究表观遗传学的经典文献之一,大核DNA重整中RNAi机制的存在更是被评为2002年美国Science杂志十大科学发现之一。”

“中国科学家早期就在原生动物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宋微波在谈到国内原生动物学发展历程时说。他向大家介绍了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先驱,包括张作人、倪达书、陈阅增、沈蕴芬院士等。“他们在原生动物细胞学、水产动物疾病学、原生动物营养学和生态学等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老一辈科学家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为我国原生动物学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故事,向后人传播着‘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勤恳踏实,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宋微波高度赞扬先辈们的工作成果和科学精神。

在谈到当今国内原生动物学的发展概况时,宋微波以重要科学发现为线索,集中阐述了我国纤毛虫原生动物学核心团队在纤毛虫的多样性和系统学、纤毛虫细胞学、表观遗传学、原生动物的组学与基因进化等主要领域的重要科研成果,搭建了全球最大海洋纤毛虫DNA库平台,解析纤毛虫细胞结构的分化、发育模式,构建了四膜虫多种表观遗传因子的全基因组分布图谱,揭示了表观遗传信息影响DNA复制上下游通路的调控机制,阐明了纤毛虫大小核基因组的重组模式,揭示了相关基因家族的命运与进化等。

宋微波还从布局与规划、特色与优势、交流与协作等方面,对分布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机构的核心团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宋微波谈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原生动物学恰逢百花齐放、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时代呼唤科学事业实现飞跃式发展。他希望新一代年轻学者能继承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谱写新篇章,同时他也欢迎有志于从事原生动物学研究的青年才俊加入到原生动物大家庭中来,为学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报告最后,宋微波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为在座青年学子的科研生涯规划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表示,科研领域有热门的“阳关道”,也有冷门的“独木桥”,他希望年轻学者在关注热门领域的同时,也要敢于涉足冷门学科,要学会如何发现学科生长点、催生科学新领域、思考科学价值,通过系统、深入、原创和不可替代的科学研究,将“独木桥”走成自己的“阳关道”。

审核人:顾泽茂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秦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