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连接世界东西文明的“丝绸之路”兴盛于中国与小亚细亚之间的广袤土地上。
时间步入21世纪,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公元2015年,中国全面启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
一所农业大学与国家战略如何对接?一所普通高校如何完成自己在“一带一路”中的使命担当?
华中农大一直在探索。
动科动医学院实验室,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在一起做实验
留学篇:让人才的红利地久天长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高校的使命,更多的是建立知识科技的交流互通,是援助帮扶。
这一点,华中农大一直在坚守,留学与交流沿着2000多年前驼铃帆影铺展的丝路古道,正在不断延展。
截至2016年底,华中农大共有留学生450人,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就超过350人。值得一提的是,“巴铁”不仅在全国,在华农也很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巴基斯坦在华农留学生多达197人。
让华农人引以为荣的是,“农”字在留学生中颇有“市场”,尤其在“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中,支农学农成了他们的需求也是他们祖国的迫切需要。正因如此,华中农大留学生广泛出现在涉农学科的实验室里、田间地头,不同肤色的留学生一起做科研成为华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比其他同类学校,华中农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普遍学历较高,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占比70%。这成了华农留学生工作在农林类高校,甚至全国高校内的一大亮点。实践证明,这群高知群体回国后,旋即成为本国科技与创新的主力军。
知识的传播需要载体,华中农大的基本经验是,成立实体平台以便中外互通。中埃农业科教中心的成立即是其中一例,通过这样的平台,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留学生在中心的牵引下,寻找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
在教育部“一带一路”行动计划的框架下,合作办学和人员互访在华中农大变得越来越频繁。为此,华中农大做了不少尝试,开设适合留学生所在国家需要的课程、加强留学生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加大教师研修计划力度、政策保证学分互认等等。
留学生来了,怎么培养?如何更高质量培养?华中农大始终坚持质量生命线,着力解决“钱袋子”和“学位帽子”的问题,于是,他们向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要中国政府奖学金指标,学校自己设立华农奖学金,协同学校教务处、研究生院等部门加强管理和服务,解决留学生的后顾之忧。
得益于“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异国学子,对华中农大的农业科教及历史文化底蕴越钻研越渴慕。
巴基斯坦留学生FAHEEN AHMED KHAN(中文名法汗)对华中农大的培养赞叹不已,他说认识华农,并在这里留学是他人生中的大事。从2013年来华中农大攻读硕士学位,再到2016年继续读博,法汗已经累计发表5篇影响因子超过5分以上的文章,累计因子超过100。
下一步,留学生国际化培养体系即将问世,学校将全方位考虑他们的培养,届时,将有更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受益于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