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和学员在标语下合影(供图韩磊)
听老人讲红军故事(供图韩磊)
南湖网讯(通讯员魏文娟)“穿一套红军服,听一段革命故事,唱一首红色小谣,走一程红军路,吃一次红米饭南瓜汤,听一段红色故事,上一堂传统教育课程。”8月24日至29日,2017年LCP 班“坚定理想信念 传承红色基因”大学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举行,共 71名LCP班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永远跟党走”
车子刚进入井冈山茨坪镇,就是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基地综合楼的外墙上悬挂了一个醒目的标语“永远跟党走”,这是本次培训的基地。
8月25日,同学们在安排下上了开班第一课,学习三湾改编的历史。“三湾改编是党铸军魂的开端,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毛泽东创造性地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它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创新。”不仅在理论上有所深入,学员还被分配了情景模拟的任务,制作了各自的班旗和班级口号。
为革命烈士敬献花圈、默哀、鞠躬,倾听光荣的革命故事,在无字碑前重温入党誓词,LCP班的学员们零距离地感受着革命志士的大无畏精神和爱国情怀。机械化1503班的王书博说,“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十分珍惜此次的红色之旅。在祭奠井冈先烈时,我们走过49级和60级台阶,听着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有很深的触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作为学生党员肩上所背负的重担,传承并发扬井冈山精神,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好同志。”
“用信仰点亮人生”
基地的门口有一块石头,上面写着“用信仰点亮人生”。在井冈山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信仰”是无法绕开的话题,这也是本次培训的重点。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有着以声、光、电和雕塑、模型等现代化手法再现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场景。
滔滔赣江,巍巍井冈。毛泽东曾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重要文章,还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的井冈山斗争经验,创立了中国革命红色政权理论。在茅坪八角楼、险峻黄洋界,同学们真实感受到了天险的艰难和党依靠群众求胜利的指导思想。无字书信、红军医院等红色故事也让这里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15级张之洞班(文管)刘文栋说,“中午在吃农家饭的时候,我突然能懂得‘依靠群众求胜利’的意义,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才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赖。”行管1501班汪晓轩则认为自己在几天的井冈山学习中重新理解了信仰一词,“在今天我们不需要去抛头颅洒热血的年代,我们的任务就是去传承这些红色基因,去继续坚守先辈的路。”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学习任务中有一项是体验教学“红军的一天”。出发前,和同学们一样,身穿红军服、头戴红军帽、身背红军包的李崇光告诉大家,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朱德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探索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培育了凝聚中华民族之魂的井冈山精神,“希望各位优秀的华农学子们珍惜这次学习实践的机会,深入感悟井冈山精神,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保持乐观的精神。牢记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基地培训纪律,学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展示出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挑粮小道上,不足一米宽的石板路,同学们扛着枪,挑着担,重温着《朱德的扁担》的故事。生技1502班的袁茜木说,“我们的道路还很长,这不仅需要锻炼体能,更多的是毅力。”行程中,有两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为大家讲述着他们红军父亲的故事。听一堂家风课,传一段红色情。LCP班的学员们在行进中触碰过去、感悟历史。
学编红军草鞋,还原红军战士的革命路;学唱一支红歌,感悟井冈山薪火相传的精神。15级设施专业的李其松说出了自己的感想,“我们当代青年,缺的就是这种吃苦的精神,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要时刻谨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八月的井冈,六天的体验,让LCP学员经历了一次与历史对话的触动,应化1503班陈忠达回顾说,“井冈之行,我感觉自己变得更加有担当,懂得了家国情怀。我要用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考察时指出的,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审核人:肖湘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