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网讯(通讯员 曹美林 张昶)10月20日至22日,全国磷化学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磷在化学、化工、材料及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应用及最新进展”。来自全国130余位专家参加了为期2天的学术研讨。
学术年会由中国化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协办,会议全称为“中国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磷化学化工学术研究会暨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起源与进化专业委员会年会”。期间,分别举行了有关“地外生命探索”和“光阴的故事:生物钟”的狮子山讲坛,赵玉芬院士作了有关磷科学的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并进行了圆桌研讨。会议召开期间,主办方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推出了大型科普展“问天——太阳系及八大行星剪影”,受到普遍好评。
21日上午开幕式在国交1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我校副校长姚江林教授和厦门大学赵玉芬院士先后致辞,希望各界同仁耕读不辍,把科学的精神、交叉的精神、协同的精神传承下去,共同推动我国磷化学的发展和产业的进步。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教授主持开幕式。
香港中文大学Fuk Yee Kwong教授围绕“易调节和易接近的磷配体的研制交叉偶联反应的挑战性”作了英文报告。关于磷催化的不对称反应构筑手型杂环及非环核苷类化合物。河南师范大学的郭海明教授指出,近年来,手性磷酸催化的反应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由BINOL衍生的手性磷酸催化剂是一类具有较强酸性的手性催化剂。陈晓岚教授、YuliaH Budnikova教授相继带来精彩报告。短暂茶歇后,武汉大学王春江教授围绕甲亚胺叶立德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以精彩的报告开启了下半场报告。随后,中国地质大学张彩香教授和华中师范大学郝格非教授分别介绍了地下水与地表水交互带中的磷循环及基于碎片的分子设计方法与高选择性农药先导物的发现。清华大学李艳梅教授就磷催化的α-突触核蛋白在ser129和β-淀粉样蛋白在ser8诱导不同菌株的形成提出,磷是组成生命活体至关重要的元素。
南方科技大学张绪穆教授围绕实际的不对称氢化反应指出,降压药雷米普利浪费严重需要改进,我们利用最新研究的催化体系,实现了b-烯基取代烯酰胺的不对称氢化,高效合成了γ,d-不饱和氨基酸类衍生物,新的工艺路线,使得产率提升45%。湖南大学周永波教授、日本国际先进工业科技学院韩立彪教授等相继做出报告。其中,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莹辉教授作了有关航天大数据的专家报告,他指出21世纪载人航天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登上火星。我校信息学院院长张红雨教授对生命起源机制的系统生物学化学进行了解析并介绍了磷在代谢网络起源中的作用,他指出小分子和大分子相比“很保守”,并给出小分子在蛋白质空间的power-law分布。
22日,第十一届学术讨论会精彩继续。各位专家报告涉及黑磷、白磷等最原始资源的研究以及构建磷的不同化合物及其研究,并且还涉及海洋生态问题及农药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2天时间,分8个半场,37位专家进行了专题报告。
会议结束,赵玉芬院士进行了闭幕总结。赵玉芬院士表示,本次大会呈现出很多奇特的新发现,实现了以磷为代表的最原始的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了新的突破,并且实现了从动物植物到环境中的磷资源的循环利用。她对所有参与了本次研讨会的专家表示感谢,希望我国的新发现可以走向世界,并对磷科学学科战略进行了初步的设想与分工。
审核人:张红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