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实践印照思想光芒,非凡时代见证卓越征程。
生物技术中心的存续只有短短数年,但镌刻了一段故事、留下了一篇传奇、谱写了一首赞歌。一部生物技术中心的创办史,就是一代学人不甘落后、扎根大地、与祖国同奋进的报国史,就是一所大学不甘平庸、守拙拓新、创特色争一流的奋斗史。这部历史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与学校这30年的飞速发展一脉相承,值得我们在后续办学实践中传承和学习。
学习一代学人的家国情怀。“宁要70元人民币,不要2040美元”“我的立足点在国内”……在国家改革开放、奋起直追的年代,我校一批科学家群体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落后的祖国。他们以家国天下为重,以人生抱负为念,把个人追求与时代需求相统一,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相维系,以出世的态度做学问、育人才,超然物外,又以入世的精神爱国家、爱事业,孜孜以求,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为今天的一流学科建设筑起了一座精神地标。
学习敢开时先的学科布局。“站在世界农业科技的前沿做规划”“检验今天的工作,要看20年后有没有一流的学科和人才”……作为当时农业高校中并不太冒尖的成员,学校立足行业特色高校定位,深入分析学科发展趋势,把握时代脉搏、选准主攻方向、坚持重点突破、形成局部优势,用现代生物科技提升传统农科,带动学科水平整体提升,创新了学科跨越发展范式,为今天的一流学科建设借鉴了一道发展方略。
学习善成大事的管理智慧。“实验用房重新分配”“重要仪器开单借用”……面对农业高校国家投入少、办学资源有限的情况,全校集中力量办大事,发展方向全校一条心、资源分配全校一盘棋、新生事物全校一起帮、服务保障全校一起担,把有限的资源攥到一起,打造学校的“拳头产品”,实现了学科发展快道超车、办学实力快速提升,为今天的一流学科建设借鉴了一条管理智慧。
学习包容整合的科研模式。“顶天立地,上下游结合”“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深度融合”……在建设之初,学校就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提出以农业生物为系统,打破学科壁垒、共享资源平台、促进学科融合,发挥优势传统学科的引领带动作用和领军人才的引领辐射作用,吸收跨学院、跨学科专家多形式协作攻关,实现了特色学科与传统学科包容整合、学理高度与实践地气无痕对接,为今天的一流学科建设借鉴了一套组织范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今年,是学校定址狮子山60周年,成立生物技术中心30周年,开启“双一流”建设元年,奋战“2048目标”倒计时30年。
在第一个30年,从1957年定址狮子山到1985年更名华中农业大学,学校艰苦创业,摆脱了颠沛流离、狭小逼仄的物理空间束缚,初步建立现代大学格局。在第二个30年,从1987年建立生物技术中心到2017年5个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特色发展,实现了优势特色学科从观赛、跟跑到部分领域领跑,办学实力显著提升。这两个30年,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的时间节点恰好同频共振。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学校将在第三个30年里,全面开启“双一流”建设,加快建成优势学科国际一流、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我们有幸成为这个新时代的见证者、参与者,有幸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的华农力量,这是我们的光荣,也是我们的使命。让我们勇做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忘初心,以百舸争流、中流击水之势,昂首开启新征程!
(本文作者:党委宣传部涵旗)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