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对于当今中国来说,无疑是决定其发展速度的关键之一。也正是如此,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政策上有倾斜,财力上有保障,下了大气力,花了真功夫。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站在新的高度提出了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事业怎么干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乡村振兴战略”将成为“三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那么,作为以农科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涵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等领域,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校,我们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什么作用?这值得思考。
从成立全国首个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到“饲料油菜”“绿色超级稻”“再生稻”等利民利国的科研成果,华农有底气,有实力,更有魄力拿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中国“三农”事业发展的华农方案。应该说,华农方案需要“立于华农而怀远”,脱离学科专业的凌空蹈虚十分要不得。自然,华农方案更需要“顶天立地”,不仅能在“高大上”的实验室里为涉农科研问题寻求破解之道,也能在泥土气足的广袤大地上书写文章。
明确华农方案的“灵魂”。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加强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更是要十分坚定地把党的领导放在学校日常运行和管理的首要位置。服务“三农”事业发展是学校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需要举旗定向,正确划定“坐标系”,引领广大师生自觉主动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华农方案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在新时代拥有更为强劲的活力和持久生命力。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华农方案的“灵魂”少不了以“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为核心的华农精神的彰显。华农精神在不同时期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成为华农师生的自觉遵循。华农方案需要这样的精神来指引,更需要这样的情怀来丰富。
明确华农方案的“门道”。“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双一流”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往前冲。在此背景下,为中国“三农”事业贡献华农方案变得更加紧迫。我们要看到,“双一流”建设考量的不是一所高校能够生产出多少高点数的论文,而是要考量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产业发展和生产指导等各方面综合而成的内涵式发展程度。故而,学校“双一流”建设同为中国“三农”事业输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华农方案是一个整体,并不能被分割开来。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给我们创设了巨大的“活动”空间。这里面涉及到的领域均与我们有关,我们的所作所为也均与它们有关。学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始终发挥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无论是“111计划”(“一院带一村,辐射一个县”),还是长期定点在乡村开展科技扶贫和智力扶贫,等等,都是学校在服务“三农”事业上探索的“门道”。面向未来,五个“双一流”学科(群)应该是这个“门道”的核心能量源,只需要在已有的坚实基础上久久为功,定能拿出更好更多的服务“三农”事业发展的华农方案。
明确华农方案的“基座”。今年6月,学校农学专业、植物保护专业接受了教育部专业最高层级的三级认证,为两个专业逐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一流专业明确了方向,找准了道路。回过头去看,专业认证带给了我们很多关于人才培养的思考。而面对为中国“三农”事业贡献华农方案的现实使命,人才培养显然是我们开篇的“基座”。这也正呼应着专业认证的初衷。十九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对于学校而言,这是要求,是压力,更是动力。在“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之上,我们要教育引导更多的青年大学生投身到中国的乡土乡村,在基层一线砥砺自我,真正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专业人士”。当然,人才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朝夕之功并不能成。我们要以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铸就育人能量场,让人人育人,处处育人成为常态,真正地为“三农”事业培养人,培养好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中国“三农”事业贡献的华农方案不是呆板的,而是常为常新的,只是我们一定要守得住与“三农”同呼吸,共命运的初心,如此,方能“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本文作者系南湖新闻网通讯员 植科院张贵礼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