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卢艳丽讲述在玉米研究中的成长之路

核心提示:12月22日晚,我校第212期JC学术沙龙在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行。本期沙龙邀请了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所长、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卢艳丽教授讲述她与玉米研究的不解之缘。

卢老师介绍求学经历
卢艳丽介绍求学经历

轻松的讨论氛围
轻松的讨论氛围(供图成盛)

南湖网讯(通讯员牟可昕 李静)12月22日晚,我校第212期JC学术沙龙在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行。本期沙龙邀请了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所长、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卢艳丽教授讲述她与玉米研究的不解之缘。

卢艳丽从“课题组介绍”“求学之路”“工作之路”“发表文章的曲折道路”等方面分享了她的学习与工作经历。“我们西南地区生态条件复杂,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理论和基础研究与美国等也有较大差距,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结合我们自身的优势搞出我们自己的特色材料。”抱着这样的决心,卢艳丽带领的课题组从材料收集、群体构建、技术方法改进等方面入手,开展了玉米抗逆等目标性状的基因资源发掘与育种利用研究。

在谈及自己的求学之路时,卢艳丽讲道:“我本科不是学生物的,获得的是管理学学位。”全场哗然一片。从四川农大玉米所的硕博连读再到CIMMYT公派留学,卢艳丽的求学之路可谓是精彩纷呈,在博士期间,她更是发表了累计影响因子24.6的6篇论文。对于CIMMYT的求学经历卢艳丽仍记忆犹新:“我的学术思维、科研工作都源于这里,在CIMMYT的日子是我真正独立做科研的开始。”

在踏入工作阶段后,卢艳丽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自己喜爱的研究中,先后发展了新的非参数统计模型、连锁-连锁不平衡联合作图等关联分析的新方法,解析了玉米株高、开花等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阐明了玉米应答干旱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等八大项工作,并发表了19篇论文。

回忆起申请自然科学基金的经历,卢艳丽表示学到了很多。当时凭着一腔对科研的热情去申请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的她,在并没有将自己的答辩准备得完美无缺的情况下,真正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和压力,虽然最终成功申请到了基金,但她还是反思到认真全面准备的重要性。在之后的答辩中,她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准备材料,充分了解答辩注意事项。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是她对自己的一贯要求。

卢艳丽不仅努力钻研科学,在省级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中也体会到了思想的力量。学习党的规章制度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感受延安精神,学习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参与军训……种种特色活动让她改掉了许多生活上的坏习惯,也让她拓宽了视野,同时有益于思维的发散。“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让你得到科研的价值,但也是一种人生必要的阅历。”她感叹到。

【人物链接】卢艳丽,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玉米研究所所长,农业部西南玉米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玉米基因组结构变异与进化分析、玉米重要农艺性状遗传解析、基因发掘与分子育种等研究工作。近几年来在PNAS、Nucleic Acids Research、PLoS Genetic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累计引用10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四川省青年科技奖、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及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等称号。主持选育玉米新品种9个。现担任《作物学报》、Frontier in Plant Science编委,四川省作物学会理事。

审核人:李林

责任编辑:李昕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