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农民日报】荆楚春耕聚焦“双水双绿”

核心提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何予卿、曹凑贵建议,目前湖北推广“双水双绿”种养体系重要的抓手之一就是打造“稻虾共作”的升级版,从选育稻虾新品种、应用绿色防控等栽培新技术、创立种养环境等新标准、打造优势产地绿色品牌等入手,开展研发、推广、示范,提高绿色稻米的产品质量,让稻谷、小龙虾的经济效益都能大幅提高。

本报记者何红卫乐明凯

春耕时节,荆楚大地的油菜花竞相绽放。3月22日,在“南方水稻第一县”的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尚禾农业专业合作社农资超市里,农民们对合作社张贴的“绿色补贴”告示赞不绝口:凡选择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农户,若使用有机肥种稻,合作社会加价0.1元/斤并优先收购稻谷。若秸秆还田,每亩再奖10元,还免费提供绿肥种子……

“给农民发绿色补贴并不会亏,米质提高后经绿色加工,合作社也能受益,每斤6元的‘尚禾糙米’已在市场上小有名气。”合作社理事长欧阳斌告诉记者。

监利县委书记黄镇介绍,春耕备耕是监利全年农业工作的重头戏,要培育一批像欧阳斌这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通过稻虾、“再生稻+绿肥”、稻鸭、稻蔬等模式,示范引领农户开展绿色种植,确保产地绿色、产品绿色、加工绿色、包装绿色、品牌绿色。

荆州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因水而立、因农而兴,新时代下,如何发挥鱼米之乡传统的水稻、水产“双水”优势,推出绿色稻米、绿色水产等“双绿”农产品?

“围绕绿色做文章,扛起绿色担当是荆州的必然选择。”荆州市委书记杨智表示,近日,湖北省政府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的院士专家,提出推广“双水双绿”种养体系,荆州要将“双水双绿(绿色水稻、绿色水产等绿色种养农产品)”作为创建江汉平原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兴旺产业来抓,做大做强做出特色,通过“双水双绿”产业链,带动企业建基地联农户,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农民持续增收夯实基础。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何予卿、曹凑贵建议,目前湖北推广“双水双绿”种养体系重要的抓手之一就是打造“稻虾共作”的升级版,从选育稻虾新品种、应用绿色防控等栽培新技术、创立种养环境等新标准、打造优势产地绿色品牌等入手,开展研发、推广、示范,提高绿色稻米的产品质量,让稻谷、小龙虾的经济效益都能大幅提高。

“‘稻虾共作’是在田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生态闭环。”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顾泽茂介绍,农民在稻田里养小龙虾,会因小龙虾的经济价值较高,而自觉减少施用化肥、农药。小龙虾又可以为稻谷生长提供肥料并处理秸秆,一举解决秸秆焚烧的环保难题。建议成立“双水双绿”产业联盟,重视相关人才技术培训,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发展互惠互利的绿色水稻、绿色水产产业是启动湖北‘三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程,意义重大。”湖北省农业厅厅长肖伏清说,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围绕产业体系做文章,增产增收增效增绿,加强“三农”特别是农业科技创新的转化集成。

荆州已有234万亩稻田开展综合种养,面积在全省全国领先,小龙虾产量约占全国的25%,湖北将在荆州等适宜地区正式启动“双水双绿”种养推广体系,监利县作为先行先试示范点,犁耙水响闹“双绿”,争取两年全覆盖,三年效益翻番。3月19日-20日,湖北省副省长周先旺分管“三农”工作后,下乡首站即到荆州的监利县、石首市调研春耕备耕,并召开“双水双绿”专题讨论会,听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专家教授和基层干部的意见。周先旺表示,湖北创新推进“双水双绿”体制机制,靠一家一户不行,必须有完善的产业联盟和规模化经营模式,突出规划引领,做强做大绿色水稻、绿色水产业,深化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的合作,优化种养体系,加快品种研发,促进提质增效,推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