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接受南都记者专访。
南都讯 近日,南都记者专访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作为我国唯一的“柑橘院士”,他带领华中农业大学科研团队指导江西赣南脐橙种植,形成了可持续发展产业。在他看来,以我国水果为代表的园艺业近年取得长足发展,园艺业在乡村脱贫致富中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
作为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掌舵人,他认为国内高校之间无序的、有钱就任性的挖人不是“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一个人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产出或对国家贡献还是那么大,但国家花出去了更多的钱,这是财政的无效投入。在他看来,缩小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才是解决中西部人才流失的治本方法。
谈人才培养
有钱就任性挖人
不是“双一流”建设目标
国内高校间一定比例的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不流动就是一潭死水,但是无序的、有钱就任性的挖人,这不是“双一流”建设的目标。
南都:华中农业大学入选了“双一流”高校,你们将如何提高学校教学、科研水平?
邓秀新:我们的人才以涉农为主,围绕食物生产到消费,从田间到餐桌,甚至到健康,全链条开展,为这一产业链提供技术和管理。
培养人才很重要的是质量,我们首先提高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和创新创造能力,然后赋予他职业的、专业的知识。对于实践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我们非常有优势,我们学校面积大,农科基础设施非常好,校内有2000多亩各种农业用地。
我们学校一直强调,我们的专业要服务于社会,学校教学与产业相结合,每年假期都把学生拉出去,到实践中去,让他们看看真正的产业是什么样,让他们得到体验和能力的提升。近年来,我们鼓励学生到海外游学、交流。在培养过程中,除了学习知识外,让学生对国情、民情有正确认识也很重要,可以增加他的责任感。
南都: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高校近期不断发力引进高水平人才,华中农业大学将从哪些方面着手?
邓秀新:一所学校要办好,除了本科生、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社会认同外,很重要的是提升师资水平。正因为这样,过去五年我们引进了400名教师,其中有一批从海内外直接当教授的青年学者。我们有个“南湖青年国际科学家论坛”,这几年,以这个平台吸引和选择了一批人才。我们也在实施“狮山硕彦计划”,着重鼓励和激励已入职的教师发展。人才引进方面,在武汉地区我们排在前列。
还一个数字,在我们学校读博士的外国留学生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在前五名,这体现别人对我们水平的认可。
南都:目前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引发关注,不少西部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流往经济发达地区。对于这一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
邓秀新:这个事情对于我们来说,有时候也很痛苦,我们的老师也有被东部高校或同城其他高校挖走的。我们也是到处去找人,到海外去找,到别的地方去找。但是理性来看,引进海外人才是对的,从海外挖人才是增加国家的人才数,是增量。
国内高校相互之间一定比例的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不流动就是一潭死水,但是无序的、有钱就任性的挖人,这不是“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我们“双一流”高校建设追求的目标,还是通过教学改革、培养方案改革,包括激活教师积极性的改革,以及通过国际合作等,来提高我们教学质量,提升教学队伍的质量,建设成世界一流学科,最终进入世界一流高校行列。而并不是给学校一点钱,就去挖别的高校的人才,拆东墙补西墙。还是那个人,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产出或者对国家贡献还是那么大,但国家花出去了更多的钱,这是财政的无效投入。更有甚者,到了新单位发挥的作用更小了,或加剧了区域的不平衡,短板更短,整体效益下降,则是负效益。
南都:是否有破解这一难题的好办法?
邓秀新:教育部经常讲,不要到中西部去挖人了,但只是这么说,也不能用铁链子把大家捆住。包括我们的教授要走了,我也没有太有效的招数。这个问题比较难解决。
最近,学校“双一流”建设,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和新增博士点名单公布后,出现了挖人才大战。中西部学校、相对较弱的高校和学科倍感压力,应该说中西部地区更需要人才。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我们要重视,同时还要靠国家对中西部更多的关注。靠政策压制,是堵的办法。疏的办法是怎样让中西部高校吸引人才,增加投入,改善条件,让中西部高校教师感受到和在东部地区工作差不多。有待遇的、也有研究条件方面的,以及生活环境方面的,缩小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才是治本的办法。
谈科研评价体系
人才引进中有“女婿”和“儿子”的矛盾
我们在人才引进中,有“女婿”和“儿子”的矛盾,也有学生和老师的矛盾,学生出去干得很好,回来后比老师工资还高,这些矛盾都需要学校智慧处理。
南都:近年来存在“海归”、本土科研人员待遇不均衡问题,不少本土博士为了在各种评比中不落下风,也被迫到国外“镀金”,对于当前存在的这一现象,你有怎样的思考?
邓秀新:这个问题很多高校都经历过,有的高校处理得比较好,有的高校还没有积累好的经验,但这个事情摊在桌子上说清楚,还是能形成共识的。
我们现在从海外引进的都是年薪制,第一期聘五年,五年后再和其他教授同台竞技。因此,我们和教职工也说清楚了,人家刚来,白手起家,不像我们在国内比较熟,有的还是本校一个团队留下来的,比较容易发展。他们来了是一张白纸,家庭是一张白纸来写,事业也是一张白纸来写,这种背景下,大家要理解。对引进的人才多给予一些待遇,但对他压力也很大。如果五年考核不达标,他要拍屁股走人,所以责任和权利是对等的。当然,是五年为期,还是永久性,有些学校在这个问题上没处理好。
当然,有的是做基础研究,有的是做应用研究,对每个学校的管理者来讲,一定要注意利益之间的平衡。国家在提倡不同学科评价尺子要不一样,这就是我们要做的改革。从海外回来的有两部分人员,一部分做技术的进了企业,马上产生了新产品,产生了利润;进到大学、研究所的更多的是偏向于理论研究,这是很新的东西。有的人钻空子,说我们的“馒头”到外面转一圈,镀一层“黄油”回来,你要是真的能抹出来也可以,我们不能消极地看这个问题,所以各个学校启动了自己的师资队伍教学计划,达到一定水平,待遇也相应提高。
实际上我们在人才引进过程中,有“女婿”和“儿子”的矛盾,也有学生和老师的矛盾,学生出去干得很好,回来后比老师工资还高,这些矛盾都需要学校智慧处理。
南都:对于我国科研评价体系的调整,你有怎样的建议?
邓秀新:对科研体系的评价,就是对知识分子的评价,世界上没有非常好的答案,都是在探索中,永远在路上。中国有句古话叫“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正因为这样,只能说努力让评价体系更加合理一点,这是永远在路上的事情。
我们通过改革,设计更加合理的制度。比如我们学校有的教师注重写论文,有的就不注重写论文,而是去选育品种,这没办法去比,但我们都要认可他们的价值,他们的价值都是对社会的贡献。发表了重要论文是对人类的贡献,选育出了好品种,老百姓挣钱了,社会财富增加了,具有现实意义。还有注重教学的,他们教得非常好,把知识传播了,也是有贡献的,所以评价永远在路上。
谈乡村振兴
水果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很大作用
水果在乡村振兴、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一些贫困山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基本上是依赖果树产业。
南都:作为柑橘专家,可否介绍下当前我国水果业发展现状?
邓秀新:我国改革开放后,水果业比较早地走向了市场化。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园艺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大家能感受到水果的多样化,琳琅满目的水果大部分都是自己生产的。第二,市场供应非常均衡,现在一年四季都有各种水果。而且,我们有几大水果在国际上产量都排第一,特别是柑橘、苹果,在国际上柑橘占约三分之一,苹果占约60%。第三,生产规模化、区域化,我国水果已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比如苹果主要在渤海湾、黄土高原,柑橘主要在南方山区。
第四,科技支撑促进了水果业发展,比如南方柑橘,从苗木到生产包装,以及技术都有大的进步,产业链在延伸。另外,这几年我们品种良种化非常快,尽管我们使用了一些国外品种,但我们自己的水果品种也在大幅上升。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水果进口在增加,出口也在增加。一年进口400多万吨,出口500余万吨。现在,水果进口量占整个供给量不到3%。进口的水果主要是香蕉、龙眼、红龙果等。近几年,从南半球一些国家进口量增长比较快,比如智利的樱桃,南非的柑橘等等。
过去水果是奢侈品,现在已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需求越来越大。正因如此,水果在乡村振兴、农民脱贫致富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一些贫困山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基本上是依赖果树产业,比如陕西延安,江西赣州,湖北三峡库区等等,都是靠水果脱贫致富。
南都:对于更好地发展我国水果产业,你有怎样的思考和建议?
邓秀新:低成本、高品质、可持续,是我国水果业的生产目标。现在水果已处于供需平衡、略有过剩的状态。水果结构需要优化,质优价廉、食用安全、对生产环境可持续是优化目标,也是竞争力的核心。
从水果布局来讲,有几个宏观上的思考,首先是要做到适地适栽,比如黄土高原就是苹果,江西赣南就是脐橙,别的地方就没它好,科学家要做好优势区域规划。
第二,从水果发展趋势来说,要求是新鲜、口感好、营养好。
第三,现在不需要大量储存了,就要通过适地适栽,结合品种选优和栽培技术,让水果在成熟期均衡上市,这是最终目标。要实现周年供应,有的树种可以,有的就不行,比如柑橘在低纬度分布比较广,可以实现终年鲜果供应。但对于北方的苹果,还是靠贮藏技术。在此基础上,做到不打农药或少打农药,让老百姓吃得放心,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第四,未来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培育更多品种。我国水果育种起步较晚,现在还有不少品种从海外引进。我们希望在水果种业方面赶上发达国家,自己的品种能够更多一些。
供应稍有短缺更利于园艺业发展
宏观上讲,园艺产品保证供需基本平衡就可以了,一定的短缺更有利于市场,有利于农民的销售,有利于激发人们改进生产技术。
南都:当前我国对园艺业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如何?
邓秀新:从2007年开始,我国家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对50种农产品进行全产业链技术研发支持,水果方面有7个产业技术体系进入了国家支持行列,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比较系统的制度性资金支持。
另外,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方面,每年也确保了一定资金支持园艺产品。在最近的国家科技改革中,即将启动的重点研发计划,也对果树,茶叶、热带一些作物等经济作物进行支持。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园艺作物研究体制有很大不同,比如美国、澳大利亚都是合作社生产,除政府给予支持,还有产业的直接支持,产品销售后还会拿出一些钱形成基金,来支持产业研究。而我国科研主要依赖政府投入。
南都:在你看来,在新时期,如何才能更好发展园艺业?
邓秀新:园艺业定位和大作物不同,在膳食结构里,园艺产品不是解决吃饱的问题,而是吃好、吃健康的问题。宏观上讲,园艺产品保证供需基本平衡就可以了,一定的短缺更有利于市场,有利于农民的销售,有利于激发人们改进生产技术。园艺产品都是在贫困地区,过度生产浪费了资源,市场也不好,还会导致贫困地区返贫。供需平衡,稍有短缺,可以保证老百姓稳定收入,对园艺产业发展不是坏事。
另外,所有的园艺产品都有布局问题。水果布局半径可以大一点,但蔬菜布局需要有效半径,要根据人群和城市布局规划蔬菜生产基地。
发展农产品品牌需“三个家”结合
我们在赣南20几年的实践,总结为“三个家”(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的结合,我把这称为发展农业产业的“铁三角”定律。
南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少地区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国家也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你看来,当前我国乡村振兴主要面临哪些方面的问题?
邓秀新:过去乡村比较落后,生态环境脆弱,生存资源不够;也有些地区过去较发达,随着大量劳动力进城,一些村落就荒废了,形成“空心村”。农村脱贫只是乡村振兴的一部分,还要把农村变成安居乐业的地方,变成吸引人回去的地方。
乡村振兴要分类实施,有些地方是解决脱贫问题,有些地方是解决吸引年轻人回去的问题,是发展产业的问题,有的地方无法发展产业,就需要政府兜底。
乡村振兴最难的是发展产业。产业兴旺是基础,有了产业兴旺,才能有乡风文明、生态宜居。发展现代乡村产业,一个是发展乡村旅游,这就需要自然景观,需要文化遗产等吸引游客。第二,当地有特殊的发展农业的资源也可以,比如湖北来凤的生姜,三峡库区的夏橙。一个地方有特殊的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可能生产一些特殊的农产品,具有特殊性、唯一性,这种发展相对较好。第三是创新,利用当地资源,与科技人员结合起来,比如在湖北恩施建始县,我们帮他们利用山洞里流出来的凉水养三文鱼,这就是利用我们的科学技术,和当地的资源结合,开发产业。第四,可以利用现代科技的销售渠道,比如利用互联网电商技术,解决过去乡村偏僻的问题。每个地方情况不一样,不能用一种模式解决所有问题。
南都:在华中农业大学支持下,柑橘产业带动了江西赣南地区乡村发展。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邓秀新:通过我们这几年实践,可以总结为“三个家”的结合,也就是要发展一个区域的农产品品牌,需要这三方面的力量结合。
第一是政府的支持,即政治家的力量,农业资源的整合,比如土地流转、道路构建、电网增设、水利工程等,必须政府出面,领导重视。包括病虫害的区域控制,也需要政府组织。
第二个是科学家的力量,过去很多地方政府官员很有激情地去发展产业,但效果不好,原因就是没充分尊重科学规律,这个地方适合干什么,需要科学家的指导。
第三方面是企业家的力量。过去有些地方产业发展起来了,产品卖不出去,县委书记去吆喝卖这卖那,说明工商资本没进去,缺少企业家参与。
我们在赣南20几年的实践,总结为以上“三个家”的结合,我把这称为发展农业产业的“铁三角”定律,违背了这条定律,任何地方做现代品牌的农业产业,都难以做起来。
采写:南都记者吴铭摄影:南都记者李冠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