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育人】从“问学”到“三田三早”的嬗变

——植科院“三全育人”之全过程育人探微

核心提示:育人需要注重全过程,入学至毕业,课堂与课下,理论与实践都应该成为育人能量释放之时和彰显之地。

南湖网讯(通讯员 石思黔)要让油菜、水稻、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健康茁壮成长,从播种到收获,从浇水到施肥,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否则作物很可能因外部环境和内部变化出现质变而达不到预期。育人则同育物一样,需要注重全过程,入学至毕业,课堂与课下,理论与实践都应该成为育人能量释放之时和彰显之地。

大学的育人氛围中,“问学”最鲜明,最靓丽,彰显着一所大学学风和文气。问学于斯,成长于斯,师生面对面时,思想的碰撞,成长的分享,沉淀出来的是育人的厚重。

如果说问学贯穿于育人过程是“道”的话,那么践行“三田三早”或许便是育人过程中的“术”。“三田三早”(三田: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三早: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引领的是“知行合一”的风尚,让师生在“耳闻之”后能“足践之”和“手辨之”,实现由“道”至“术”的嬗变。

走心的“大学最后一课”

日前,植科院在体育馆为2018届毕业生举办了独具特色的毕业典礼和师生冷餐会。这也是学院第二年在学校毕业典礼之后再单独为学生“壮行”。在一堂特殊的育人课上,学院教授们、党政班子成员们主动参与其中,向即将毕业离校的学生致以最真诚的祝福和寄望。

在本次毕业典礼最为惊喜的环节是,学院为每一位毕业生悄悄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小瓶来自“三田”试验田里的泥土。学院希望每一位毕业生都能如华农的土地一样,低调务实,包容大度,始终葆有耕读精神,拥有奉献情怀,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毕业生郭双琴说:“这是很走心的一份纪念品。‘三田’基地有我和同学们的回忆。我会好好保存这份独一无二的礼物。”

走心的毕业典礼背后是学院的育人观念和育人实践。毕业典礼上的发言和寄语,冷餐交流会上的互动,一瓶独一无二的“三田”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学院的牵挂,感受到学校、学院是他们走向社会后坚强的后盾。

“大家青春年少,真是令人羡慕。”这是学院优秀校友徐云碧教授在2016年6月14日同学院毕业生座谈时生发的感慨。那一场座谈会上,徐云碧和自己的同学罗顺为毕业生代表佩戴了正面印制着主楼形象,反面写有毕业生的姓名与学号的毕业徽章,并寄语大家:知易行难,脚踏实地地去事情最重要。

“大学最后一课”意味着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但并不意味着成长的结束,所以,这一堂育人课又怎能没有分量,又怎能不去走心呢?

问学开始“大学第一课”

让时间回到2014年9月7日,这是2018届毕业生入学的日子。当晚,学院在景园楼扇形教室举行了“问学斋•2014级新生及家长见面会”。

见面会上,傅廷栋院士等与学生互动交流,不仅通过老照片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科研道路上的心路历程,而且还为同学们准备了心意十足的入学纪念品。油菜种子拼成的校训“勤读力耕 立己达人”,鼓励更多学生关注低碳稻谷的专著,寄语学生“穿上新鞋,脚踏实地走新路”的运动鞋……这些由老师准备的入学纪念品意味深长。入学第一课,同学们感受到的是师者的魅力,体会到的是学校学院对人才培养的用心。

相对而言,同学们在大学里的问学有诸多的“第一课”,只要是第一次学习或者首次尝试都可称之为“大学第一课”。

今年的7月8日至8月28日学院2015级的全体本科生组建了45个实习小组分赴全国35个实习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实习单位有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等研究机构、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黄冈农科院等基层单位和隆平高科、艺康集团等合作企业。对于2015级的同学们而言,这一次“问学”不同以往,因为要在火热的一线用脑、用心、用行,让自己在其中砥砺品性,收获真知灼见。

农学1501班的李朝阳在黄冈农科院实习几天后发布了一条QQ说说:沉淀了几天,磨练了几天。磨去了一身锐气,磨黑了一身皮肤。希望继续努力,农科科研需要我们亲力亲为。正如他所言,这次所上的“大学第一课”教会自己的东西已经远远不止于专业知识。

可以说,各种各样的“大学第一课”是我们育人过程中的“指向标”,每一个方向、每一次前行、每一回探索,都意味着新的成长、新的进步。

“立于华农而怀远”的情怀

当同学们经过大学的适应性阶段后,学院注重的是“立于华农而怀远”情怀的涵养,看重的是对科研素养的培育。

2018年6月4日, 以棉花团队研究生马益赞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在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马益赞在导师张献龙教授的悉心培育下,一步一步地走向学术前沿。张献龙教授认为,失败了,不是浪费资源和时间。在不断的失败过程中,学生自然成长,才会有研究方法的创新。正如此,马益赞站在华农的“肩膀上”向着远方矢志不渝,在华农创新创造,而能拥有超越华农空间的能量。

马益赞的成长是学院全过程育人的一个缩影,因为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不同的课堂上感受到一种情怀的力量。2016年12月19日,傅廷栋在三教C101为2016级农学专业的学生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农学专业导论》课。课上,傅廷栋谈到,研究工作需要确定研究方向,贵在坚持,且深入实际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善于学习是创新的基础,执着追求是创新的动力,深入实际是创新的前提,协作交流是创新的条件,独立思考是创新的灵魂。”

人格魅力影响人、引导人,给人以力量,傅廷栋院士的这一堂课是学院教授参与课堂育人的一个缩影。张献龙、彭少兵、彭良才、姜道宏、曹凑贵、李霞等专家教授经常给学生上课。除了专业知识的教授外,爱国主义教育,品德品格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内容也融进课堂,成为课堂思政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三田三早”贯通成才之路

课上可与教授深交,也可与大地亲近。在学院的“三田”课上,学生可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体验植保无人机使用、数字化三维立体标本制作、自动播种机和插秧机操作等内容,近距离感受现代农业技术。同时,学生们分组后还会分到一块儿属于自己的小田地,进行体验式学习和实践探究。这一有意思的课堂是学院以“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为引领,以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为目标的实践育人模式。

种好“种子田、试验田、丰产田”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并不容易,毕竟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中间的转化需要时间和过程以及经验。也正是在“三田”课上,“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精神熔铸在学生身心中,引导学生在今后的日子里“顶天立地”,扎实做人,扎实为学,扎实处事。

如果说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培养基”的话,那么,真正要投身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则需要通过科研训练搭建起成长的“加油站”。农学1503班学生苏晓俊、种工1602班王秦阳等同学通过“硕彦计划”“硕果计划”很早进入实验室跟着老师、师兄做实验,接受师长指导,并成为发表文章中的作者之一。虽然他们离第一作者或者并列第一作者还有差距,但这已经足够证明他们有潜力和实力,只是尚需时日而已。

学院自2008年开始在本科生中探索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的“硕彦计划”,至2018年已有近600余名学生加入并接受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承担试验课题,培养独立思考和自由探索的学术品质。

在全过程育人中,师生形成共同体,成为“面对面”“手把手”“肩并肩”的同行者,大学精神在师生之间得以传递,贯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力量,葆有育人的温度,育人的深度和育人的广度。

审核人:熊海林

整理自:光明日报、武汉晚报、南湖新闻网、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院网

责任编辑:孙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