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南湖视点 > 正文

“小我”融入“大我”的青春最美丽

核心提示:在本禹精神的感召下,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丁洁回到贵州省大方县对支教地孩子们履行承诺,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弘扬者、热心支教牵挂学生的践行者和青春“小我”融入祖国“大我”的奋斗者。

读到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时,我已经行走在贵州省大方县大山深处五天了。因为我和曾经支教时教过的孩子们有个约定:“高考结束后,老师一定回来看望大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本禹精神的感召下,对支教地孩子们履行这一承诺的不仅仅是徐本禹,还有许许多多的“本禹们”。

我们要做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弘扬者。2013年至2014年间,习总书记曾经在一年之内三次给志愿服务团队回信,为志愿者点赞,勉励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特别是2013年12月5日给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时说,“希望你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动、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既是习总书记对华中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的谆谆教诲,更是对全体华农师生的殷殷期望。一代代华农青年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从2003年7月徐本禹投身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小学义务支教开始,十六年来,全校累计有148名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接过徐本禹的接力棒,赴贵州大方、湖北建始等地义务支教,“本禹志愿服务队”发展为21支特色志愿服务分队,服务内容延伸到更多的社会公益领域,不仅延展和丰富了华农精神,而且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

我们要做热心支教牵挂学生的践行者。一个支教老师、一段支教故事、一句暖心话语,看似平凡简单,却极易点燃起山区孩子们心中的激情与梦想。酷暑7月,我只身带着仅8个月的女儿前往贵州山区,只因那份牵挂和惦念。一路上火车、乡村汽车、步行,累计行程1800余公里。再次回到曾经任教的大水乡华农大石希望小学,走进曾经我挥动粉笔的教室,一切都那么亲切、熟悉。当晚,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有朋友留言说我很辛苦!我回复她,“还好,没有一种真正的幸福是容易得到的。”还有朋友说我很伟大!我说,“不敢,伟大是用来评价整个人生的。”有学生说,见着老师真幸福!这是最打动我的评价。因为,我曾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留给了大山里的孩子。“丁老师,我被中南民族大学录取了。”7月22日,我刚到贵阳就收到了学生谢薇薇的短信。7月25日凌晨,因我的到来而兴奋睡不着觉的高彩艳摇晃着手机说,“丁老师,贵州师范大学录取了”。“二本录取马上开始”,还有3个学生在等待他们的录取结果……2人一本过线,3人二本过线,1人参军入伍,1人创办个人舞蹈工作室。听到这些消息的那一刻,我真的比自己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还要激动。正如白岩松老师所言: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公平的路!是的,于这些大山里的孩子而言,读书是改变自身命运的最好方式;于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而言,能够将自己所学所长施展于志愿服务,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生动体现。从投身一年的支教体验,到立志一生的志愿服务,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从“情结”到“情怀”的转变,更需要用行动和真情去践行。

我们要做青春“小我”融入祖国“大我”的奋斗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习总书记在贺信中勉励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贡献新力量,这是对志愿者巨大的鼓舞和鞭策,更为推进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感悟贺信,将“小我”在志愿服务实践中铸就成为“大我”,我收获到的是社会力量凝聚成的志愿服务洪流,促使每一名志愿者在不懈奋斗。此行贵州,在我支教时曾居住的小学宿舍中,十几个当年教过的学生已从娃娃出落成了漂亮的大姑娘或是健壮的帅小伙,聚在一起,谈读书的收获、谈交友的乐趣、谈爱好的养成、谈未来的想法。我看到,学生们需要基于丰富见识的分析而非选择帮助,需要自身优势的认同而非竞争比较,需要家庭成员的理解而非狭隘批判。这是人的天性,也是成为“我们”的大同过程,更是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孜孜以求的目标。支教扶贫是扶智,教书育人是育种。十六载蚕丝烛泪、十六载春华秋实,结出了累累硕果,已有近百名贫困家庭孩子走出大山,进入大专院校学习深造,他们不仅改变了自身命运,而且使家庭摆脱贫困,走向幸福生活,更为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力量、贡献华农智慧。

(本文作者系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 丁洁)

责任编辑: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