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光明日报】“与子同堂”:清华大学与华中农大架起空中课堂

核心提示:异地同心,共克时艰。水木清华与耕读华农通过“云端课堂”架起战“疫”的桥梁,传播知识、同教同学。

安徽亳州,3月3日早晨,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1802班孙长虹同学便坐在电脑前,一边翻阅书籍一边静候《景观设计表达》的开课。

就在此刻,北京海淀,清华大学助理教授许愿在课件首页上写下“与子同堂”四字,为课堂作最后的调试。

111

异地同心,共克时艰。水木清华与耕读华农通过“云端课堂”架起战“疫”的桥梁,传播知识、同教同学,诠释“守望相助”的真谛。

课程驰援:“我们兄弟高校在一起”

2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高翅教授接到一个越洋电话,清华大学景观学系主任杨锐教授给他送来了问候和祝福。两位教授在电话中商定清华大学景观学系以课程共享的方式与华中农大风景园林系共同抗“疫”。

华中农大风景园林系主任吴雪飞副教授随后线上召开系务委员会会议研讨并进行任务分工,副主任杜雁副教授很快与清华大学景观学系副主任郑晓笛副教授取得联系。

双方有一个共同的理念:教学是严肃的、认真的、神圣的。为此,双方专门成立了课堂教学工作组、建立了工作群,研判商讨对接事宜。

经过系统梳理,华中农大本科生的《风景园林艺术原理》《园林艺术原理》《风景园林设计(一)》《风景园林工程(一)》,与清华大学《竖向设计》《景观设计表达》《风景园林工程》课程匹配度高,可进行“课程置换”并完成授课教学。而清华大学研究生课程《景观技术一:竖向和道路》《景观生态学》《景观地学基础》也可作为“克隆课堂”在华中农大上线。

就这样,6门课程得以开设,涉及2017级、2018级风景园林专业4个班级、2018级园林专业4个班级共240余人,研究生共30余人。

3月2日,一张课表在双方的工作群中正式“出炉”。表格页眉,“异地同心,共克时艰”八个字显示出课堂的温情。

高效对接:“沟通全程没有繁文缛节”

“从联络到选课落地,我们仅用不到24小时!”华中农大本科生院副院长李大鹏很兴奋。他说,双方沟通没有繁文缛节,电话沟通、在线办公,务实作风让两校迅速“靠拢”。清华教务处的同志们相当热情,让人如沐春风、备受感动。

3月2日一早,华中农大完成了全部选课学生的信息导入工作,将选课学生表格传给清华,清华将名单录入系统。

为了建好空中堂课,老师们克服了诸多困难。华中农大教师张斌在空中课堂、党支部工作、学院事务和基金工作之间,不断转换“频道”;章莉老师连续工作3天,还要兼顾家庭和社区志愿者值班;还有很多住在校外的老师主动加入到这场教育对接中来。

清华大学党安荣教授为了对接好华农的“克隆课堂”,提前三天将《景观地学基础》课件发在研究生群中共享,还详细介绍了课程内容和安排。

为了支持服务华农,清华大学专门配备了课程协同教师和班主任。他们将着力解决具体课程运行中的技术问题,反馈并解决师生提问。

课堂实效:“领略别样课堂魅力”

“感谢课堂,让我们空中步入清华园、做了一次清华人!” 第一堂课后,很多同学这样感慨。

3月3日8点整,郑晓笛老师带领清华研究生,张斌老师率领华农师生,准时相会在《景观技术一:竖向和道路》在线课堂。

222

华中农大博士生张俊磊说:“郑老师的课堂用经典案例串联引人入胜,并且带入团队实践项目从设计灵感到施工的全过程,受益匪浅,加深了对风景园林作品的理解。”

孙长虹同学刚下课便开始整理笔记。他说,打开课堂桌面,许愿老师“与子同堂”的书法让人感觉特别亲切,特殊时期异地网络上课,别有一份感动和温暖。许老师给予的点评和建议,让他对空间设计和景观表达的思路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将音乐、电影、科技、卡通中的元素抽象出来融入到概念设计中,特别有启发。”

空中课堂第一天,参与课堂的华中农大园林学院副院长张斌教授表示,“休戚与共、共克时艰,学校与清华大学的联系会因这次‘空中课堂’更紧密,而两校的情谊也会因‘与子同堂’而更坚固。”(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 通讯员蒋朝常)

原文链接:https://s.cloud.gmw.cn/gmrb/c/2020-03-05/1372335.shtml?from=singlemessage

责任编辑:黄雅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