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青春 > 社团快报 > 正文

书为心画:在狮山艺术讲堂开启书法艺术之旅

核心提示:3月14日晚,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师冯立做客第三十七期狮子山艺术讲堂,借助网络平台,有近500名同学得以参加本次讲堂。这场别开生面的线上书法艺术课堂,带领我校学生走近书法艺术,领略书法魅力。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张璐 石航瑞)3月14日晚,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冯立做客第三十七期狮子山艺术讲堂,借助网络平台,有近500名同学得以参加本次讲堂。这场别开生面的线上书法艺术课堂,带领我校学生走近书法艺术,领略书法魅力。

从汉字的起源讲起,冯立将人类造字的神话与造字方法娓娓道来。他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引入正题,开始介绍中国书法的基本常识。书体的演化由繁至简、由断到连,在书法发展的过程中,他这样讲道:“我们使用的毛笔与墨水、宣纸发生了一些很奇妙的反应,形成了我们所说的笔法、墨法、章法”,除此之外,结构技法上虚实疏密的对比也是书法的基本要素。

他结合一系列书法名作详细讲解了点画的技巧,即现代语言中的用笔技法。笔法中,藏锋与露锋、提笔与按笔都有一番讲究;墨法运用有干湿的区别,而字体上的巧拙相异又相生;不同书体拥有的节奏差异,以及同一幅作品中的节奏变化,都会带来不同观感。冯立将字拆成各类元素的表达,在简单的介绍中穿插分析,点明书法艺术的丰富性。

话锋一转,冯立将目光转向历史长河。陶器上铭刻的符号是最早的文字雏形,到了商代,出现了承接符号和文字的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于青铜器的金文占据主流,到春秋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五种不同的派系。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颁行天下,秦朝后期篆书逐渐隶变,出现了古隶。他特别提醒,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促进了现代汉字的基本比划形成。

汉代书法主要研究刻石与墨迹,此时的汉字,线条流美,给人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逐渐演变到楷书。“要注意”,冯立说,“有些作品,有隶书的意味,但也有楷书的特征。各种字体的发展是一个交错发展的过程。”

提到魏晋南北朝,冯立以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为例,总结这一时期书法艺术飘逸纵横的特点。而与王羲之并称“二王”的王献之,也享有“若逸气纵横,则羲谢于献;若簪裾礼乐,则献不及羲”的评价。隋朝书法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是南北朝到唐之间的津梁。冯立提到,稳定的社会、繁荣的经济,是唐朝文化昌盛的原因之一。唐初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中晚唐的颜筋柳骨,都是唐代的名家圣手。

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宋人的书法往往呈现出内心的感受与丰富联想,追求创造心态的自由。而对宋代尚意书风建立起到关键作用的人就是苏轼,他的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到了清代,又有了发其机,扬其波的风尚。

最后,冯立说,书法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希望同学们可以多体会、多了解,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面对不同作品时,审美角度才能更加宽博。

审核人:吕瑞凯

  • 微笑
    微笑
  • 流汗
    流汗
  • 难过
    难过
  • 羡慕
    羡慕
  • 愤怒
    愤怒
  • 流泪
    流泪
责任编辑:尹修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