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医院门口,教职工们在帐篷下有序排队等候,准备接受今年度的身体健康检查。10月14日起,学校首次“全覆盖”“同质化”的教职工体检工作开始。25日,为期十天的第一批离退休教职工体检工作结束,在职教职工体检开始进行。
此次“全覆盖”“同质化”体检不分职级、职务、职称,不分层、分类、分级,全体教职工实现体检项目同质、检后反馈问诊一致,每位教职工体检频次开始实行一年一次全面体检。为了确保体检质量,校医院党员先锋岗上的医护人员们立足于岗位,带动全院职工一起服务广大教职工,提供了高效高质的体检服务。
中医科孙伯欣医生为患者”把脉“问诊(学通社记者 谢焱 摄)
医护人员为教职工进行眼底检查,眼底照相是今年新加的体检项目(学通社记者 刘博文 摄)
疫情防控不松懈,安全全覆盖
“学校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做得好,给了我们底气和信心。”医疗部主任、五官科医生徐虎这样说道,在每天的体检过程中,他都要和耳鼻喉打交道。他说:“特别是在检查咽喉部位时,我们都能放心地去诊察。”
早7点刚过,前来体检的教职工们就已在门口排好队,每个人都佩戴着口罩。在校医院一楼候诊大厅,不仅铺设了消毒脚垫,还配备了体温检测设备。各电梯口、诊室门口都装设手消、纸巾。中午,当结束前一批的体检任务后,医护们又开始对所有诊察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用医用酒精擦拭心电图机电极片、超声探头等接触用具。各科室的清洁人员也忙碌起来,对地面、桌椅等处擦拭消毒。
在候诊大厅,几名医护人员在维持排队秩序,并为前来体检的教职工们检测体温。为确保人员不过度聚集,他们还对人数进行限制,按照每十位教职工为一组进行分组体检。
中医科主治医师孙伯欣在体检前实地到工作区进行了查看,发现现场还存在着问题。“B超室和心电图室门对门,距离太近,两个项目的体检人员互相‘串门’,容易造成聚集。”
随即,孙医生和同事们思考对策。他们搬来金属座椅,找来拉绳等现有的工具,对走廊进行分区和隔断,成功地实现了“双区两通道”。孙医生说:“配合医院新添置的叫号机,极大改善了体检教职工的候检体验。”
在候检过程中,几名老教工的举动给护理部副主任张春辉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天前来体检的教工人数较多,有一百六十多人。其中有几位老教工非常主动地帮我们维持秩序。我们要找哪位教工,他们也很热情地帮我们联系,”她说道,“教工们的积极配合和自发组织让整个体检流程变得更加安全顺利。
教职工分组排队,有序地等候进行眼科检测(学通社记者 刘博文 摄)
医护人员正在为食用过“体检标准餐”的教职工测量血糖(学通社记者 刘博文 摄)
诊疗过程人性化,暖心全覆盖
“每日的工作量比往年多了近两倍。”徐虎医生计算到,今年落实教职工体检全覆盖后,受检人数将达到4500余人,并在将集中在一个月内进行。
“本次全覆盖体检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据李强介绍,今年的体检采用线上预约和智慧医疗的模式,医保办承担了信息化的管理工作。赵小剑副书记提到,在职教工大多使用线上平台预约,可以根据个人时间选择体检时间,一些退休教工不方便使用电子设备的,今年我们采取的是现场拿身份证登记,登记即办,确保不落下一个人。
为更好应对体检人数增多的问题,校医院在体检流程上做出了调整。“今年大有不同,将检查项目由往年的两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校医院对医护人员提出了“全员参与”要求,各科室所有人员全部在岗,保证教职工们一次检查完所有项目。”张伟介绍了今年体检的变化,“虽然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工作量加大了,但是方便了前来体检的教工们。”在体检前期,办公室和公卫部还借鉴了不少三甲医院的体检方案,反复优化流程,确保体检过程人性、顺畅。
孙伯欣医生在承担中医体质辨识的任务外,还分担了彩超体检取号和叫号的工作。他坦言,给这么多老同志们进行体检,心中有些忐忑的,需要要求自己做得更好。
在B超室门外,孙医生和医护人员们引导老职工提前进行检查。“因为彩超检查需要空腹,我们需要优先照顾90岁以上老同志、患有糖尿病需要打胰岛素和坐轮椅的职工,让他们优先检查。年轻的教职工们都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孙伯欣说。
“糖尿病患者不能空腹时间过长,我们也为他们开设了绿色通道。”张春辉也对今年开始提供的营养早餐做了具体介绍,“餐后血糖检测的标准是‘一个馒头’的餐量,为了保证的餐后血糖检测准确,医院准备了体检标准化早餐,数量按照教职工们的预约情况进行准备。”
孙医生回忆道,体检后,有一位老教工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到他的身边,颤抖地拉着他的手反复说“这么早,辛苦了,谢谢你们”。“我们医护都顿觉心头暖暖的,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陈璐医生接受学通社记者胡亚丽专访(学通社记者 何鑫 摄)
党员模范做先锋,质效全覆盖
“每年的体检工作是校医院的重点工作,也是展现校医院服务水平的一个工作。作为专业能守岗的党员,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特长和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服务好学校的每一名师生职工。”在党员先锋岗上,检验科主管检验师陈璐这样表示。
在陈璐看来,做好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最重要的是立足岗位职责。“认真对待每一个待检样本,做好室内质量控制,保证体检结果的准确性,为教职工身体状况的检测提供有力的数据。”在检测中,检验科的医护人员会对指标异常的样品进行复查,并将异常信息反馈给公卫部。“我们会结合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并及时联系患者,尽量做到早防早治。”
陈璐医生讲道,公卫部张伟医生家住汉街,女儿刚读小学一年级。每天早上六点,张伟都要带着女儿一起上班,并拜托朋友帮他送女儿上学,或让女儿自己走着上学。
徐虎谈到同事们在体检工作中的表现时说:“国家有目标、学校有要求、医院有安排。没有动员,每一名医护都自发地热情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了。有的同事住得远,那就早起半个小时,确保七点前到岗。”
“九月份我们刚进行了新生入学体检,现在是教职工体检。服务好学校师生教职工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张春辉说道,“一些离退休教职工来得比较早,我们就要来得更早,免得让他们等太长时间。虽然医院规定是七点开始体检,但是我们医护一般七点之前就都到岗位上了。”
“教职工体检是学校和校医院的常态化工作,遇到的个人困难都已习以为常,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李强说,“对于党员医生这一身份,我们不会自吹自擂。对自身的要求除了党员的标准外,还有职业要求。党员品质和医生职业道德是互相融合的,也是缺一不可的。”
孙伯欣和李强在心电图的体检项目中都曾遇到相同的问题。因为网络原因,心电图监测设备出现了暂时中断的情况。孙医生和李医生组织医护们一边改用手工操作,不让排队等待体检的教职工们着急,一边联系工程师积极抢修,及时更新程序。不到一个小时,心电设备恢复正常运转,可以继续为教职工们服务。
党员张伟和陈一玮周末在完成繁重的体检任务之后,还在办公室加班帮助录入教职工体检数据,他们说:“我们苦一点、累一点,就是希望能早一点让职工知晓体检结果,职工就更安心一点。
体检期间,校医院副院长侯东彬似乎又回到了疫情期间的工作状态:践行一线规则,24小时随时待命补位,发现问题及时与上级医院对接实行双向转诊……前几天有位80多岁的退休老同志彩超检查出占位性病变,她第一时间与家属子女联系,同时与上级医院专家联系住院床位并尽早安排手术;有位60多岁的老同志胸片时高度怀疑肺结核,她立即联系转送到了金银潭医院进行诊断。从白天忙到晚上,她都不断跟上级医院的体检专家们微信交流安排第二天的专家体检事宜和转诊检查结果,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向教职工做结果咨询和反馈……
作为学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的医护支部书记,侯东彬说:“教职工的身心健康一直是学校领导和医护人员最牵挂的头等大事。教职工体检全覆盖是一件惠及全校教职员工且非常有意义的健康实事。做好体检工作,不仅贯彻落实了学校第十次党代会“加大教职工健康体检力度”的要求,也提升了教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本文作者系学通社记者孔繁霄 岳晨欣 胡亚丽 审核人 侯东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