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2020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科学传播创新论坛在我校举行

核心提示:11月28日,由湖北省科技新闻学会、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我校文法学院承办的2020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科学传播创新论坛在我校举行。

现场全景(学通社记者 张紫雯 摄)

开幕式现场全景(学通社记者 张紫雯 摄)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李帆 包昱晨 吕梦涵 记者 徐行)11月28日,由湖北省科技新闻学会、我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我校文法学院承办的2020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科学传播创新论坛在我校举行。受疫情影响,本次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展开。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廖济忠,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汉祥,湖北省科技新闻学会会长刘洁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我校文法学院院长田北海主持开幕式。

廖济忠党委副书记做开幕式欢迎辞(学通社记者 张紫雯 摄)

廖济忠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学通社记者 张紫雯 摄)

廖济忠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莅临我校参加此次论坛的学者、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优秀答卷,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疫情不仅改变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格局,也改变社会公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重大变量,带来很多启示。

廖济忠强调,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典型代表的突发公共事件,为科学传播创新研究设置了宏大命题,提供了广阔舞台。在公共传播领域,如果科学的传播不去引导、主导,非科学、反科学的传播就会野蛮生长。面对大变局和突发公共事件,要准确识变,就得有识变之智;要科学应变,就得有应变之法;要主动求变,就得有求变之勇。他希望华农师生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用创新、创造、创业的精神为科学传播贡献更多华农力量。

王汉祥称本次论坛是广大科技新闻传播工作者加强交流、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盛会,并给予论坛高度期望。刘洁提出科学传播不只是数据和模型,更关心生命,致力解决时代真问题。我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教授申邦介绍了Animal Disease期刊并宣布“Animal·Disease·Human”大赛正式启动,周红波以“人兽共患病全球发展态势”为题作开幕报告。

来自高校和业界的专家学者们受邀进行主题报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金兼斌教授以“突发公共事件中信息疫情的社会治理”为主题,研究了谣言内容、谣言效果和谣言的传播者、参与者三大问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袁艳教授在“远亲不如近邻”是否正在成为怀旧这一议题下,分析了武汉抗疫动员中的邻里效应。围绕“新冠疫情中社交媒体的健康知识传播与防护动员”这一主题,我校文法学院的余霞副教授的团队基于新浪微博数据进行相关调查。苏州大学教授贾鹤鹏基于“爱国防疫行为”和科学家新冠传播意愿,提出了科学传播的本土理论创新之路的反思。新华社湖北分社副总编辑梁建强以线上视频的方式讲述了热搜背后新华社记者真实的经历及新华社团队如何推动“四力”。

圆桌论坛发表观点瞬间(学通社记者 王凌云摄)

圆桌论坛现场(学通社记者 王凌云摄)

小组论坛(三),各位老师同学聆听分享瞬间(学通社记者 王凌云 摄0

平行论坛现场(学通社记者 王凌云 摄)

在圆桌论坛上,人民网、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长江日报、武汉广播电视台、北京字节跳动公司、湖北自媒体联盟的传媒从业者们围绕“困境与破局:突发公共事件中科学传播实务研讨”展开交流,分享了媒体疫情舆论宣传引导的经验和反思。随后,来自全国各高校七十余名学者分为三组开展平行论坛,围绕科学传播的历史和记忆、社会治理的风险和应对、公众话语的表达及启示等方面进行研究汇报。《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新闻传播与评论》《社会保障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刊物的编审人员参加活动并点评参会论文。

审核人:范敬群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