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青春 > 社会实践 > 正文

【耕读路上】与科学家同破“萤火密码”,植科学子探索“山间课堂”

核心提示:7月16日至7月23日,植科院八名本科生通过“与岗位科学家同行”专项项目,深入山林,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队员进行交配实验

队员进行交配实验

队员练习标本制作(学通社记者 张璐 摄)

队员练习标本制作(学通社记者 张璐 摄)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张璐)7月16日至7月23日,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付新华的指引下,植科院八名本科生通过“与岗位科学家同行”专项项目,深入山林,在湖北省咸宁市开展社会实践,将课本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在山间“课堂”里精进专业知识。

暗夜精灵的守护者

萤火虫是萤科中具有发光器的种类的俗称。付新华被誉为“中国萤火虫第一人”,他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田野进行了调查,从无到有建立起中国萤火虫分类框架。实践队本次调查的是发黄色光、频率分快慢两种的端黑萤,跟随付新华的脚步,小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萤火虫的认识。

植保1903班的王续森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端黑萤是幼虫陆生型的萤火虫,在成虫飞舞的草丛底部经常能见到许多小米大小的弱光点,它们就是端黑萤的幼虫。端黑萤的雌雄区别在于发光器,雄虫腹部最末两节均为发光器,雌虫只有腹末的倒数第二节为发光器。发光器所在腹节呈淡黄色,与深橙色至褐色的一般腹节有明显差异。”

摸黑寻萤的夜行侠

套上胶鞋,带上手电,夜幕降临,“寻萤”小队整装待发。

车窗外山川倒行,人烟渐渐消散,面包车驶入山林最深处。这是通山县的水源地,育有多种萤火虫,其中含有三种珍稀水栖萤火虫,每年的萤火虫总数达数十万。带队老师将八名队员分成四个小组,男女搭配,分配到各个萤火虫聚集地。

最后一束晚霞沉入山谷后,草地上逐渐升起星星点点的荧光。种工1901班的黄泽江紧盯着芒草叶上的一点亮光,手起网落,顺利兜住了一只萤火虫。“是快频的雄虫!”植保1905班的都景铭仔细辨认萤火虫的类别,将它们分别放入各自的瓶子中。植科1901班的张宏韬则习惯兜满一网后再分类,为了避免草叶上的倒刺将网刮破,他将捕虫网高高举起,网中流萤如星光。

为了准确识别萤火虫,队员们不能开灯,只能借着月光趟过草地。除了天空中飞舞的萤火虫之外,有的萤火虫还会躲在草丛和树叶中,队员们需要互相配合,一人打光,一人翻找,摸索萤火虫的具体位置。农学1903班的张璐说道:“之前我的胆子特别小,深夜在深山里抓虫,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可是和我的同伴一起、为了共同目标不断前行的时候,我完全忘记了恐惧。”

力学笃行的求学人

根据付新华的研究需要,除了夜间寻萤之外,队员们还有其他工作。在前辈们的教导下,队员们将萤火虫分类进行交配实验,剩余萤火虫则作为标本备用。

植保1905班的王心怡负责大部分的实验工作。根据萤火虫的发光频率,她将父母本异频和同频的萤火虫分装在不同的实验盒,每隔十分钟观察一次。到了晚上,则要在黑暗环境下用红外光进行观察,发现交配行为时拍摄视频进行记录。

做标本的萤火虫需要提前一天泡在酒精中,泡过酒精的虫体格外柔软,队员们需要用最小号的昆虫针对准右翅左上方垂直插入,通过三级台确定高度,再用大号昆虫针进行固定和整姿。农学1901班的许瑾祺将插板平举到视线平齐的位置,小心地将针头探入萤火虫身下,将前肢拉出,固定在前方,再将中后肢朝后放置。“因为萤火虫虫体很小,这项工作容易扎到手,需要很认真地观察。”许瑾祺说,“要非常小心,不然就容易折断它的肢体。”

实践队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交配实验需要雌虫,但连续几天捕获的雌虫量都不容乐观,王续森解释道:“端黑萤的成虫不再取食,雌虫需要为产卵保存能量。因此雌虫通常在深草丛的底部静候雄虫,很少见到雌虫在空中飞行。”

王心怡说同学,“这一次经历让我了解了昆虫交配过程,和它的生活习性,我很高兴有这一次亲身体验科研生活的经历。”

审核人:付新华

责任编辑:徐行 王景攀